问天票据网介绍:承兑汇票贴现、票据资讯、票据知识、票据利率、背书、风险预警等问题

疫情后时代的出口转内销与票据业务发展

最新资讯 问天票据网 评论

今年以来,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一季度,2020年二季度GDP增速由负转正达到3.2%,但是上半年经济累计增速仍为负。

一、出口转内销的背景及资金支付结算问题

(一)疫情下稳外贸政策支持

2020年上半年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2.19万亿元、0.89万亿元、0.51万亿元和1.21万亿元,期中2020年6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15727亿元,支出13288亿元,顺差2439亿元,货物贸易顺差3178亿元。受新冠疫情影响,当前外贸企业面临挑战,尤其新冠肺炎疫情给外贸产业链带来了冲击,在一季度经营困境下,许多公司会选择加快资金周转来缓解现金困境,出口转内销迎来政策面的支持和国内外企业界的密切关注,在境外疫情蔓延,国际需求萎缩,外贸企业订单下滑的时候,让外贸外资企业分享国内巨大的消费蛋糕、借力国内的市场创新,让它们能受益于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拉动。

今年6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为帮扶涉及近2亿人就业的外贸企业纾困发展,在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国务院有关部门印发的《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帮助外贸企业纾困,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6月15日,商务部发布《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20年春季)》报告认为,2020年外贸发展面临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多,挑战和压力显著增大。6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帮助外贸企业纾困,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杨国良6月3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消费和投资带动看,出口产品转内销存在较大的增长潜力,但外贸企业也面临一些困难。李克强总理在7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扩大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决定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为了推动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工作的顺利进行,多地政府都迅速已出台了相关的支持政策,主要集中在税收、信贷以及搭建转内销平台等方面。中共中央政治局在7月30日召开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二)外贸企业转内销面临的融资周转问题

外贸转内销并非第一次提出,长期以来外贸企业转内销一直面临各种现实困境,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外需剧烈下滑,部分外贸企业也曾尝试过出口转内销,不少地方也推出外贸大集等帮助外贸企业转内销,十多年以来外贸企业普遍面临外需不足、交易成本增加的挑战,生存压力之下,不少企业把眼光转向了内贸市场,但受制于外贸企业缺乏内销渠道、内销渠道费用较高、内外贸结算方式不同等因素,效果并不理想。

外贸企业转内销,首要面临市场结算模式的差异问题,即内销通常采取赊销模式,客户先拿货、然后付款,中间存在时间延期,不但风险相对较高,而且外贸企业形成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多。应收账款和企业部门的现金流关联密切,疫情冲击之下,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2020年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5.34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56.6天,同比增加8.8天,大部分传统出口制造业的应收账款期限拉长,现金流紧张,对于资金需求强烈或者风险承受能力差的企业来说,应收账款无法回收直接带来的是企业亏损。而在国内市场,企业出口转内销时,企业需要垫付资金生产,因为赊销是普遍现象,然后等到经销商把货卖出去,才会结算。企业采取赊销而形成的债权性资产计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占比过高,将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和营运资金管理成本,也会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带来负面影响。

企业出口转内销时,碰到差别的结算方式,以前做外贸企业最主要的结算方式是信用证,开拓新客户还往往要求其预付定金,所以一般外贸企业坏账比例低,,银行信用能够成为买卖双方之间进行结算的保障,但国内针对外贸企业金融市场票据业务发展并不够成熟。

二、票据是内销支付结算和融资的首选工具

票据因交换和贸易而生,主要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在信用关系的变化和信用制度的变迁过程中,票据的功能作用不断调整变化,发展出汇兑、支付、结算、融资等功能。目前,票据最常被运用于满足企业补充流动性的需要,如补充营运资金、偿还到期负债或结算等,和企业部门的现金流关联密切。票据是内销支付结算和融资的首选工具对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帮助外贸企业纾困,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具有积极作用。

第一,票据是转内销企业首选支付工具。在日常经济活动中,银行承兑汇票的应用已相当普遍。在企业跟上下游贸易往来中,票据跟现金一样可以用来付款。同时,供应链票据可以将票据嵌入供应链场景,从源头上促进应收账款票据化,同时创新实现等分化签发、流转,使企业可以用票据灵活支付,并丰富企业开展票据业务的渠道,让企业用票更便捷。比如美国的票据市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商业票据市场(CP),二是银行承兑汇票(BA)市场,这里商业票据是指信誉良好的金融企业或非金融企业以短期融资为目的,银行承兑汇票是由商业银行担保的公司发行的短期债务工具,在外贸中被广泛使用。

第二,票据是转内销企业首选融资工具。疫情下财政,税务,银行等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国家现在出了不少政策和资金等。对大型企业而言,债券市场融资中,短融和超短融的发行主体通常为行业龙头或较有竞争力的企业,对于一些无法达到发债标准、规模较小,甚至短期贷款都很难得到银行批复的企业而言,票据无疑成为融资的首选。我国票据服务的主要对象是中小企业,相比大型企业,我国中小外贸企业更缺乏多渠道的融资方式,而票据融资门槛低、灵活性强,能有效满足所需的资金支持。比如电子商业汇票贴现相对于银行贷款,具有低风险的业务特征,可以帮助企业通过电子商业汇票贴现来快速实现短期融资需要。开立电子商业汇票对于因为转内销结算差异,赊销占款而急需现金流的企业既可得到较为便宜资金。其次,企业签发电子商业汇票,在供应链企业上下游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商流、物流的四流合一,缓解供应链企业的融资难题。

第三,融资渠道便捷化,借助银行秒贴、票付通、贴现通实现支付融资流转。出口产品转内销企业的产业链长、跨区域业务众多,异地授信交叉、尽职调查困难、应收账款小额高频等痛点,是长期横亘于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共性难题,国家监管层鼓励票据服务实体经济需求,上海票交所推出的票付通、贴现通都是为票据电子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便利信用交流,加强政策支持,为推动电票服务。“票付通”是票交所基于供应链、B2B(企业对企业)电商业务场景向广大企业提供的线上票据支付产品,为企业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线上账期支付工具,“贴现通”创新业务在疫情期间为中小微企业破解融资困局,成为疫情期间成功经验。这是票交所为解决企业不能通过线下银行网点办理票据贴现业务的现实困难,进行的线上创新业务。

第四,7月28日央行发布的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正式生效,标准化票据的推出,打通了服务出口产品转内销企业供应链渠道,使得企业在贴现之外增加了新的融资渠道,将具备市场需求的出口产品转内销企业的商业承兑汇票,纳入标准化票据基础资产,结合票交所与金融科技搭建的商票企业信用体系,推动商票承兑汇票市场发展,提高外贸企业使用票据的意愿。

三、发挥票据全生命功能,支持内销与促进内循环的建议

(一)横向广度上,实现“大票据”管理

第一,在目前的市场上,包括应收账款保理、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转应收票据贴现、应收账款的证券化等等都是出口产品转内销企业目前进行应收账款变现的主要手段,但都受到一定的约束与融资效率限制。在我国,应收账款抵借或贴现还不流行,多数银行不受理此类业务,而票据贴现,尤其是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则是一项普通业务。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3月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支持企业以应收账款融资,并且适当降低银行对信用良好企业的承兑汇票保证金比例。与应收账款相比,票据具有凭证法定、账期固定、市场认可度及流动性较高等优势,是商业信用规范化的表现形式。票据作为经济贸易往来的一种主要支付结算工具,特别是银行承兑汇票兼具信用增级、延期支付和背书转让三大优点,为加快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提供了极大便利和支持。

第二,应收账款可以票据化,对应收账款应走票据化之路,发挥票据支付,融资等功能。企业可以类似较低的票据贴现成本获得资金,又能加快资金周转率提升经营利润,深化票据融资功能,盘活外贸企业抓内销过程的存量资产,极大提高融资效率。

第三,外贸企业同业代付方式,原则上仅适用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跨境贸易结算。境内信用证、保理等贸易结算原则上应通过支付系统汇划款项或通过本行分支机构支付,委托方不得在同一市、县有分支机构的情况下委托当地其他金融机构代付,不得通过同业代付变相融资。

综合以上,商业银行应改变票据业务一家独大局面,在横向广度上,可将银票、商票、国内信用证、国际信用证均纳入票据的范畴,实现“大票据”业务条线管理。供应链金融着眼于中小企业融资,通常商业银行需要为供应链中小型成员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其业务范围通常包括授信支持、应收账款或票据质押融资以及进出口贸易项下信用证、保理等贸易融资服务以及上述业务组合创新服务等。

在线上平台,可以将一家企业收到的票据与上述不同类型的结算融资工具均纳入线上管理,开展综合性银行业务,实现与各条线业务密切联动、互通发展的格局,利用科技的手段,实现线上化与自动化,让便捷的结算支付工具精准地助力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同时帮助核心企业提升管理效率。

(二)纵向深度上,发挥票据全生命周期作用

第一,票据的生命周期涵盖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现等流程。这些业务是票据的资金属性与信贷属性的不断表现,商业银行依托这些流程环节打造相应的产品,形成票据业务的产品链。外贸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延迟付款因行业不同而有所差异,但账期短则30天,长则半年到一年,也即结算周期与票据生命时间周期基本一致。商业汇票的签发是建立在外贸企业真实交易背景下的,ECDS系统可以记录票据的全生命周期,保障了票据的流转过程。出票人可以利用自身的资信度开票,用于外贸企业间的支付结算,实现了零成本融资,发挥了货币的功能。同时持票人也可用该票据继续支付,省去了银行贴现的成本费用。

第二,企业供应链链条上,票据提供了一个非常透明的很深入的一个切入角度,整个供应链金融实际的本质是票据产生于供应链,并且广泛运用于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之中,供应链它的发展变化从供应商一直触达到消费者这样完整的生命周期链条结构。从供应商,从核心出口转外贸企业出发,从供应商、制造商、物流商、仓储商、批发商,到零售商再到消费者这样一个完整的链条。

第三,银行参与票据链条上,从供应链金融票据化的应用层面而言,核心出口产品转内销企业,上游供应商赊销商品时采取票据结算的应收款项,进一步发展应收账款票据化,可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中嵌入票据的支付功能,并解决资金流转难题,纵深上实现票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银行长期参与票据市场,已经形成成熟的业务团队和管理架构。从分工来看,票据一级市场(承兑和贴现)抓住原来客户采购与销售需求;再在票据二级市场(转贴现和回购)融资,再到央行再贴现融资。完整的票据市场体系包含承兑、直贴、转贴现、再贴现、经纪人、评级和衍生品七个子市场,且相互关联,不可分割,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票据的多重属性使得各个子市场独立发展,并且往往归口不同的部门来管理,随着票交所线上化和集中化进一步推进,从签发、承兑到托收,全生命周期统一管理的模式将嵌入整个企业业务完整的生命周期的变化,纵向深度上,发挥票据全生命周期作用,从而帮助出口产品转内销企业间接实现“直接融资”,帮助他们实现低成本融资。

最后,建议加快建立内贸企业与采购企业,大型商业企业,电商平台合作机制,发挥发挥票据全生命周期功能。

(三)疫情后,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推动票据业务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0〕16号)提到加大流动性资金贷款等经营周转类信贷支持,积极开展应收账款、存货、机器设备、仓单、订单等质押融资,依托大型电商平台加强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直贷业务,需要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按职责分工负责。2020年一季度疫情发生以来,央行前期出台总计1.8万亿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持实体经济发展,主要支持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在当前疫情防控和外部市场发生巨大变化的形势下,政策制定部门特别强调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帮助外贸企业纾困,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以今天中国外向型经济和货物贸易的全球规模,出口转内销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将票据业务服务好了出口转内销企业,就能有效地带动中国经济的产业升级、对外贸易升级、国内消费升级、供应链升级、技术升级,形成全盘皆活的积极效果。

第一,银保监会政策发(银发〔2020〕28号和财金〔2020〕5号文)提到“货政再贷款”和“财政再贴息”两个政策捆绑发力,最近政策组合延伸为了“再贷款+财政再贴息+再贴现降息”,更进一步地强化了金融及票据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第二,建议央行可以进一步管好用好再贴现政策,重点支持现阶段亟需解决、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外贸企业“难点”和“痛点”,支持国际供应链产品生产等外贸领域。当前,应当更加重视发挥票据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的优势,利用票据的市场化定价机制,降低市场主体特别是外贸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资金有效供给,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市场活力,帮助出口产品转内销企业平稳度过难关和转型发展。央行应进一步疏通货币传导机制,不论是属于财政、货币,还是宏观审慎、微观监管的措施,都应该在金融委的层面进行协调;考虑进一步完善定向降准和MPA的措施(如在定向降准的支持内容中加入出口产品转内销企业),加大对这些企业的票据再担保和票据贴息的力度。第三,建议财政部门负责参与制定业务方案、风险救济方案及出口产品转内销企业白名单,负责财政救济(发行特别国债、纳入财政预算等),协调国家及各省级融资担保基金参与担保、出口产品转内销企业票据贴息及对接类再贴现(区别央行再贴现)的具体工作。

(四)加快建立内贸企业与商业银行联动的票据互通机制

第一,商业银行择优挑选大中型集团企业、重点转内贸行业企业、供应链核心企业开展商业承兑汇票业务。然而充足的企业授信额度是开展商票业务的前提。第二,突破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应用,推进电子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开展。打通银企通道,商业承兑汇票通过银行企业网银与企业网络平台打通,实现供应链、产业链、贸易链的线上操作。在这个过程中,票据的参与一方面提高了资金的流转速率,另一方面优化企业的财务报表。第三,基于企业的生产经营,银行将票据业务的各个环节与内贸企业客户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相互衔接,银行可提供综合票据服务的票据产品连嵌入到外贸企业转内销活动中去,形成某产业的特定“转内销票据”融资平台,一方面为商业银行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客户粘性,提供综合服务。

(五)加快建立内贸企业与票交所供应链平台合作的机制

供应链票据在供应链体系内大规模应用后,优质企业信用通过供应链票据真正传递到链上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家企业,中小微企业可以根据实际融资需求,通过供应链票据平台全线上开展贴现融资或标准化票据融资。同时,供应链票据的贸易背景更加真实、透明,更容易取得金融机构的授信或优惠的融资价格。通过供应链票据,能够有效提升企业融资能力,实现全链条成本的降低,这里我们提供一个另外的研究证据,Mohammad M. Rahaman 等(2020)研究发现在控制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后,供应链的作用可以使外贸公司能够更好地控制其存货,银行贷款成本减少的很大一部分源于此。

分地区看,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企业贸易结算和融资需求旺盛,票据资源和金融资源丰富,市场交易活跃,根据《中国海关》杂志发布“2019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排名,前十依次是深圳、上海、广州、东莞、厦门、苏州、珠海、宁波、重庆、青岛。支持出口产品进入国内市场,是为了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稳住在全球经济领域具有突出比较优势的中国外向型经济,稳住相关的生产链、全球供应链和资金链,就是稳住外向型经济领域的上千万个工作岗位。

疫情后时代的出口转内销与票据业务发展

图 省/自治区/直辖市 2019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与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余额比较

数据来源: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

要加快建立内贸企业与票交所供应链平台合作的机制,打通银企通道,实现供应链、产业链、贸易链的线上操作,突破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应用,推进电子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开展。

(六)加强防范票据风险

发挥票据作用,支持出口转内销企业发展,应是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在业务推动中也一定要防范票据风险。银行线上业务的票据,信用风险管理是重点,对于贸易背景审查,要实事求是,认真把关。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又要防范票据合规和操作风险。同时,要增强银行机构票据风险处置化解能力。

作者:肖小和 杨刚 孙越

喜欢 (2) or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您的回复是我们的动力!

  • 昵称 (必填)
  •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友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