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票据网介绍:承兑汇票贴现、票据资讯、票据知识、票据利率、背书、风险预警等问题

商业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经营模式历史演进与战略转型

每日一贴 李明昌 汪武超 招行 评论

当前我国票据市场发展已进入平台化电子化新时期, 信息高度透明集中, 交易竞争更加激烈, 买卖价差大幅收窄, 单纯依靠交易端创造的利润难以达到银行逐年增加的盈利考核要求。

未来票据将分化为利率敏感型和信用敏感型两大类, 其中信用敏感型票据由授信行闭环运作和主导定价, 盈利空间较大, 是票据业务经营转型的重要方向。 商业银行将回归服务实体的本源、 再造业务和系统流程、 拓展业务发展边界, 推进票据产品和服务升级, 加强金融科技力量支撑, 加快推进票据一体化经营管理, 为企业提供综合定制化票据融资服务, 从客户端和交易端同步发力, 价值创造与客户经营并重发展, 适度经营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开辟票据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商业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经营模式历史演进与战略转型

我国票据市场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 但在起步初期发展非常缓慢, 伴随着 《票据法》 1996 年颁布实施及一系列法规制度的建立完善, 票据市场开始快速发展,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经营模式逐步形成并不断演进, 先后经历了分散经营与无风险套利、 集约化管理与经营市场风险、 集中专营与经营信用风险三个时期。

一、 分散经营与无风险套利时期

1996—2006 年, 是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分散经营和无风险套利的十年。

(一) 市场发展概况

从 1996 年开始, 《票据法》 《 票据管理实施办法》 《 支付结算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陆续颁布实施, 为承兑汇票市场规范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同时, 多年的培育宣传和市场推广让企业认识到票据的支付结算和远期信用功能, 开始主动使用票据。 1996 年 《 贷款通则》 发布实施后, 票据被银行定为信贷业务与贷款并列, 在信贷规模宽松的大背景下, 票据业务持续增长, 承兑、 贴现业务量年均增速超过 20% 。 截至 2006 年末, 全国票据承兑量5. 43 万亿元, 是 1996 年的 14 倍, 占同期 GDP 总量的 24. 7% ; 贴现量8.49 万亿元, 是 1996 年的 37 倍; 贴现余额占贷款的比重从 1996 年末的0.82% 上升至 2006 年末的 7. 64% 。

(二) 经营管理特点

这十年, 票据业务处于分散经营的格局。 大部分银行的承兑、贴现、转贴现业务的经营管理均分散在支行层面, 包括营销、 议价、 验票、 审批、放款、 保管、 托收等环节, 只有少数银行的分行职能部门指导协助支行开展票据业务。

这十年, 票据业务几乎是无风险套利。 2007 年之前, 票据转贴现和回购业务未分科目, 均占用买入方信贷规模, 且信贷规模总体宽松, 因此票据利率与信贷规模变化相关性不大, 利率波动不剧烈, 市场风险较低。 同时, 市场以银票为主, 到期兑付的违约风险很低。 在价格方面, 直贴与转贴有较大的利差空间, 且区域市场不统一导致信息不透明不对称, 各地区、各机构之间报价差异较大, 套利空间较大, 有时快速买入卖出便可赚取上百个基点的利差收入, 近乎无风险套利。

(三) 业务盈利模式

这一时期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类: 一是直贴买入 + 持有到期, 获取持有期间的利息收入。 这种模式下, 承兑汇票主要承担贷款调剂工具, 当贷款投放不足时, 银行加大贴现买入, 以票冲贷占用信贷规模, 票据持有期间获得递延利息收入, 如贷款需求旺盛, 则减少贴现买入, 压缩承兑汇票融资规模, 甚至将持有承兑汇票转贴卖出, 给贷款腾出规模, 卖断可能产生亏损。二是直贴买入 + 转贴卖出, 利用信息不透明不对称导致的价格差, 赚取直转贴之间的价差收益, 或利用区域差、 行际差、 时间差, 快进快出交易套利。 三是直贴买入 + 再贴融资, 赚取再贴现与直 ( 转) 贴之间的利差。再贴现利率长期维持在 2% ~ 3% ( 最低 2. 16% ), 直贴与再贴现的利差可达 100 ~ 200 个基点, 甚至更高。

二、 集约化管理与市场风险经营时期

(一) 市场发展概况

2007—2016 年, 是商业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经营市场风险的十年。 这十年, 票据规模管控成为常态, 承兑汇票利率剧烈波动, 产品创新迅速迭代, 监管套利层出不穷, 承兑汇票中介风生水起, 市场风险日益凸显。

这十年, 票据产品和业务模式不断创新。 票据产品不再是承兑、贴现、承兑汇票再贴现 “老三样”, 而是随着承兑汇票融资功能日益丰富和客户需求日益多元, 票据产品、 服务和业务模式推陈出新层出不穷, 比如票据理财、 票据信托、票据资管计划、互联网票据理财等。 一些票据业务开展较活跃的商业银行利用少数农商行、 农信社会计科目调整滞后的漏洞, 通过 “ 卖断 + 回购 + 远期买回”, 或利用 “过桥行” 通过行外代持、代理回购等方式将票据资产转移出表, 规避信贷规模管控, 导致转贴现交易量明显增加, 票据回购市场出现泡沫化趋势。

这十年, 承兑汇票业务利率风险显著加大。 2007—2008 年, 在从紧的货币政策环境下, 承兑汇票融资规模被大幅压缩, 承兑汇票利率中枢不断上行, 在半年末、 年末等关键时点, 规模调控形成的同向交易导致票据利率剧烈波动。类似还有国际金融危机时的 “ 四万亿” 信贷刺激时期、 2011 年货币政策从紧导致流动性紧张时期、 2013 年年中银行间市场 “ 钱荒” 时期, 都导致票据利率大起大落、剧烈波动。

2013 年之后, 一些股份制银行相继开展票据资管业务, 票据融资规模找到转出渠道, 这种现象才有所缓和。 总之, 承兑汇票利率变动与银行信贷规模松紧有较大的负相关性。 政策收紧时, 票据融资规模显著下降, 票据利率快速上升, 最高突破 15% ; 政策宽松期, 票据融资规模持续扩张, 承兑汇票利率最低跌破 2% 。

这十年, 承兑汇票中介机构深度参与票据市场。 2006 年之后, 监管加强了贴现贸易背景的审查要求, 加之票据市场利率波动加剧, 给承兑汇票中介机构提供了生存土壤和盈利机会。 从 2007 年开始, 票据中介机构大量涌现, 通过包装贴现贸易背景、 撮合交易、 直接买卖票据赚取价差等方式参与承兑汇票交易活动。 在中介盛行期, 由中介撮合办理的直贴业务量甚至超过商业银行直接办理的承兑汇票直贴业务量。 部分中介机构始终游走在监管真空或灰色地带, 一些中介机构租借并控制偏远地区的中小银行同业账户, 以数倍、 数十倍杠杆开展期限错配、层层嵌套, 甚至挪用资金投资于股票和期货市场。 2015 年股市剧烈波动期间, 一些票据中介投资失利, 出现爆仓、 违约、 跑路等现象, 导致回购过桥行损失惨重。 2015—2016 年票据市场爆发的多起大案要案, 背后均有票据中介的影子。

(二) 经营管理特点

这十年, 票据成为商业银行调节信贷规模的重要工具。 2006—2007 年, 房市和股市出现资产泡沫化现象, 房地产投资增速高达 30% 以上, 房价快速上涨, 两年几乎翻番, 2007 年上证综合指数涨至 6124 点历史高位, 至今再未突破。 面对经济过热的宏观形势, 2007 年下半年人民银行、 银监会等开始收紧政策加强宏观调控, 人民银行上调贷款基准利率, 并 “窗口指导” 各行压降信贷规模, 遏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 此后, 信贷规模调控成为央行宏观调控和信贷管理的常态, 而票据作为流动性高、 可交易流转的类信贷资产, 成为一些银行信贷规模的 “调节器”。

这十年, 票据期限错配、 杠杆经营成为常态。 2008—2009 年, 国际金融危机蔓延至国内, 货币信贷政策全面宽松, 票据利率持续下行, 一些机构主动开展期限错配, 通过短期资金配置长期票据, 数倍杠杆经营市场风险 (流动性风险) 博取超额收益, 获利颇丰, 但随着 2009 年底票据利率反转上行, 很多高杠杆经营的中小机构出现亏损, 甚至出现流动性短缺, 商业银行经营市场风险发生首次大面积亏损。 2013 年 6 月, 银行间市场出现 “钱荒”, 票据利率大起大落, 票据同业业务开展较为激进的商业银行出现巨额亏损, 某些股份制商业银行票据交易亏损达十多亿元。

(三) 业务盈利模式

这一时期,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逐步由粗放式经营发展为精细化管理, 盈利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类: 一是直转一体化集约化经营, 即将分散在支行的经营权限上收至分行层面, 由分行经营直贴和转贴业务, 分行设立票据业务经营管理部门或票据中心, 专门配置产品经理、 交易员, 开展贴现和转贴现交易。 一些交易活跃的商业银行, 比如招商银行、 民生银行、兴业银行、 平安银行等调整了票据业务的会计核算方式, 将价差损益单独在投资收益科目或其他业务收入科目中列示, 以反映经营市场风险创造的价值。中信、 民生等银行的部分分行具有资金与资产的配置权, 在市场上自主融资, 开展承兑汇票交易, 获利颇丰。 二是围绕 “ 消规模” 展开交易。 一些票据规模较小、 交易活跃的银行利用农商、 农信机构转贴现与回购科目未区分的会计漏洞, 开展 “双买” “回 + 买” 等交易方式, 规避监管对信贷规模的管控, 突破自身规模、 资本、 授信等方面的限制, 赚取超过自身正常经营水平的收益。三是期限错配、 杠杆经营。 通常利用 7 天或 14 天资金配置 6 个月至 1 年的票据资产, “以短搏长、 多倍杠杆” 获取超出市场正常盈利水平的收益。 无论利率是在下行阶段、 平稳运行阶段还是上行阶段, 机构只要操作得当, 均可获利。

三、 集中专营与信用风险经营时期

(一) 市场发展概况

2016 年 12 月 8 日, 上海票据交易所 (以下简称票交所) 正式成立, 票据业务全面进入电子化、 互联网发展的新时期。 经历了 2016 年的风险洗礼后, 票据承兑、 贴现、 交易等业务规模均处于调整状态。截至 2018 年 10 月末, 全市场票据承兑余额 11. 02 万亿元, 比年初增长 12. 7% , 比 2016 年末增长 22. 4% , 承兑汇票贴现余额 5. 93 万亿元, 比年初增长 28. 9% , 比 2016 年末增长 7. 8% 。 电子承兑汇票则出现快速增长势头, 在市场中的占比迅速提升至90% 以上, 2018 年 1 ~ 10 月承兑发生量中, 电票占比为 93. 3% , 纸票仅占 6.7% ; 贴现发生量中, 电票占比已达 97. 5% , 纸票仅占 2. 5% 。 期间, 票据产品和业务模式创新不断, 跨市场创新趋势明显, 央行数字票据研发成功, 区块链技术在票据行业得到试点应用, 票据池、 供应链票据融资创新迎来高潮, 金融科技在票据业务中得到广泛应用, 各种票据交易互联网平台、 区域承兑汇票交易中心 (所) 陆续出现, 银行在线贴现、 e 秒贴等模式依托金融科技和系统智能化支撑改善客户体验, 成为各银行大力创新推广的新型业务模式。 监管政策密集出台, 票交所建设发展如火如荼, 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日益规范发展。 商业银行内外政策齐抓共管, 制度和系统建设逐步完善, 风险防控成效显著, 操作风险显著降低, 信用风险总体可控, 市场风险管理进一步加强, 合规风险有所缓释但仍处于严监管态势。

(二) 经营管理特点

交易端集中专营逐步成为主流趋势。 2014 年人民银行发布的 127 号文及原银监会发布的 140 号文, 都要求商业银行实行同业业务专营制。 同业专营制推行以前, 有些银行的各分行之间是 “ 抢蛋糕” 的竞争关系, 分行可在市场上自主融资配置票据资产, 业务发展规模取决于自身交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但当前, 商业银行各分行票据规模、资金、 定价、 FTP、 资本由总行统筹分配管理, 分行之间是 “ 分蛋糕” 的关系, 资源分配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分行的经营规模和利润贡献, 而且强监管环境下各种处于监管边缘的业务被禁限, 分行在转贴现、 回购、同业投资等交易端的优势被削弱, 交易端集中经营是必然趋势。

风险资产与监管约束成为最大掣肘。 资本和监管已是当前影响票据交易规模增长和市场活跃度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按照《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试行)》 规定, 对承兑人、 贴现人、 背书人和持票人应计提风险资产, 按照一张银票平均转贴现交易 5 次计算①, 将至少计提票面金额 2 倍以上的风险资产, 导致风险资产重复计提和严重浪费。 2016 年央行发布了 《 票据交易管理办法》, 各成员单位签订了承兑汇票交易主协议, 协议约定持票人放弃对转贴现行的追索权。按此条款, 转贴现行无须计提风险资产, 但这在监管层面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如果未来转贴卖断须计提风险资产, 那么转贴现市场的交易规模、 方式、 手段等都将受到限制, 进而影响市场交易活跃度。

错配交易与杠杆经营在艰难中前行。 2013 年以后, 很多商业银行都开展了票据资管业务, 通过短期资金对接长期资产赚取错配收益, 在票据利率单边下行、 票据中介深度参与的背景下, “直贴靠中介、 转贴靠切点” 成为票据经营机构的 “制胜法宝”, 而商业银行真正的交易能力、营销能力和维系客户关系的能力明显下降。 当前我国票据市场已迈入全国统一、 规范透明的发展阶段, 转贴交易利差收窄, 资产腾挪空间有限, 市场利率双向波动成为常态, 错配交易与杠杆经营的方式更加艰难。 所幸票交所推出的买断式回购交易按规则可开展一次期限错配, 未来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非法人投资产品进入票交所, 买断式回购或有更多操作空间, 但同时也会加强风险管理, 实现总量核定、 限额交易和杠杆率控制。

四、 新时期票据业务战略转型方向与经营重点

票据市场进入平台化电子化新时期, 交易价差将大幅收窄, 单纯依靠交易端创造的利润难以达到银行逐年增加的盈利考核要求,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应围绕回归本源、 流程再造、 服务升级、 科技创新等加快业务转型, 从客户端和交易端同步发力, 价值创造与客户经营并重发展, 适度经营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新局面。

(一) 回归本源: 主动经营信用风险

一是要走出对票据业务风险偏高或偏低的认识误区。 当前票据市场发展已进入全新时期, 要从新的视角客观评判票据业务价值和风险。 一方面,应改变对票据业务高风险的看法。 当前电票占比已达 95% 以上, 且票交所已实现纸票电子化。 以往纸票时代出现的各类操作风险、 资金风险、 违规交易监管风险已成过去, 票据交易正朝着阳光化、 规范化方向发展。 同时, 票交所对票据兑付规则的变革消除票据到期兑付违约的后顾之忧, 银票和商票的整体风险已大幅降低。 另一方面, 要改变对票据业务低风险的看法。票据业务通常被银行当作低信用风险业务经营, 风险容忍度很低, 甚至要求保持 “零” 不良。 实际上, 票据业务是盈利性、 流动性和综合贡献非常高的业务品种, 其综合价值甚至高于一般对公贷款。 因此, 商业银行可适度提高对票据业务的风险容忍度, 平衡收益与风险, 通过资产风险定价和拨备计提覆盖可能产生的损失, 通过承兑、 商票贴现 ( 保贴) 等业务撬动授信客户, 重点做大中小客群和票据一级市场规模, 为各类企业提供适合的票据融资服务, 提升实体企业融资能力。

二是要深刻认识票据业务未来方向与发展前景。首先, 严监管趋势下票据业务要回归本源。 在强监管、 严问责、 重处罚的环境下, 各种违规交易、 资金空转的乱象在有序削减, 票据业务逐步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 发展重心逐步转向承兑、 直贴、 票据池、 票据管家等面向企业的票据管理和融资服务, 主动经营企业的信用风险。其次, 信用敏感型票据将逐渐成为主要盈利渠道。 未来票据将分成两类: 一类是利率敏感型票据, 这类承兑汇票经银行签发承兑之后, 长期在企业或中介间流转, 以背书进行买卖, 最后进入银行贴现、 转贴现交易, 其定价权在最终的资金提供方, 前手背书人主要是承担过桥行、 通道行角色, 成本低但利差薄, 获利空间有限。 另一类是信用敏感型票据, 这类票据由企业授信主办行负责承兑、 贴现, 在授信行自我消化、 闭环运作, 其定价权在企业授信行, 获利空间远高于前者, 是未来商业银行经营获利的主要来源。 票交所系统纸电融合项目上线后, 实现了票据交易全国统一化、系统自动化, 纸票时期的操作风险隐患基本清除, 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将成为日常经营面临的重要风险, 商业银行应该主动经营, 获取超额收益。

三是要准确把握票据业务转型的战略机遇期。从央行的角度看, 2018 年以来先后两次宣布增加小微企业再贷款、再贴现额度 1500 亿元, 可见十分重视再贴现政策定向调控和引导信贷资金流向中小微企业的作用。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 强监管促使票据业务回归本源的过程中, 也为票据业务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承兑汇票作为企业重要支付结算工具, 能够有效满足企业间的货款支付结算需求, 活跃企业资金周转和贸易往来。近年来, 银行贷款投放往往倾向于大中型战略客户, 而票据侧重于为广大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持。当前, 我国普惠金融已经进入 “ 攻坚最后一公里” 的关键时期,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贷款信用风险有所抬头的背景下, 票据业务对完成 “两增两控” 目标, 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 票交所完善了系统设施, 为票据签发、 流转、 贴现、 交易、 结算、风控等环节提供了技术支撑, 有利于票据市场升级发展。

(二) 流程再造: 票据经营一体化

一是要加快业务架构调整和票据产品整合, 实现票据经营一体化。新时期为票据经营一体化变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方面, 票交所实现票据全流程电子化处理, 为前、 中、 后台一体化运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票款对付、票据到期系统直接在承兑行或贴现行备付金账户扣款, “人” 的权限由系统配置, 岗位制约由系统权限替代, 业务审批、 风险审查通过系统配置参数自动实现, 多部门人员监督制约的业务模式已无延续必要。另一方面, 票交所系统上线了再贴现, 票据资管计划已开始备案实施, 至此, 票据从承兑、 背书、 贴现到交易 (再贴现)、 同业投资直至托收兑付, 全产品、全生命周期均在票交所系统实现电子化操作, 商业银行推进票据经营一体化变革不过是顺势而为、 水到渠成之事。 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可加快推进票据一体化经营管理, 将票据承兑、 质押、 票据池、 贴现、 交易、 投资归口管理、统筹定价, 根据企业融资需求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以达到企业财务成本不增和银行综合收益不降的平衡, 实现银企共赢。

二是要加快业务模式转型, 推进承兑汇票交易集中专营。 票交所的成立使得原来的交易从线下转到线上、 从场外转到场内, 交易主体、 监管主体、资金、 票据、 数据信息等集中在票交所系统, 市场高度集中, 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 在此情况下, 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实行集中专营的票据业务模式, 以充分发挥集约化经营的成本优势、 规模优势以及总部机构决策优势。 目前同业机构集中专营的模式主要有四类: 第一类是全部由总行集中经营转贴现 / 回购、 非标投资等交易类业务, 分行不再开展票据交易, 而是面向企业客户开展承兑、 贴现、 票据池等业务, 这种模式集中度最高。第二类是承兑汇票金融事业部模式, 各分行与承兑汇票交易相关的人、财、 物均归口总行票据部门统筹管理和指导, 与所在分行保持相对独立。 第三类是总部 + 区域分部的模式, 即根据区域经济和票据业务发展情况, 设立若干区域分部经营贴现以及转贴现等交易类业务, 分部归总部管理和指导, 与同区域分行相对独立。 第四类是差异化授权经营模式, 根据分行的经营能力和区域资源禀赋, 授权分行差异化开展承兑汇票交易业务, 将更多资源向交易能力强、 效益好的分行倾斜, 提升全行票据业务的整体效益, 这种模式集中度最弱, 但容易平衡分行与总行的利益关系, 发挥各分行的差异化优势。商业银行可结合自身票据业务发展定位和经营管理现状选择合适的模式。

三是要抓住票交所系统建设窗口期, 整合优化本行业务系统流程。 过去两年在票交所系统开发对接过程中, 各家商业银行积极配合, 专门抽调业务骨干、 技术骨干组成票交所系统对接项目小组, 这是承兑汇票业务发展历程中, 商业银行高度重视票据业务系统建设的难得时机, 各机构应牢牢把握这一良机, 围绕流程银行思维和提升客户体验, 依托金融科技力量, 重新梳理、 再造业务流程, 优化票据业务核心系统, 打造先进的票据业务处理和管理平台, 适应新形势下票据业务互联网和电子化发展的要求, 形成新的票据业务竞争优势。

(三) 拓宽边界: 短期融资票据

一是从银行端推动商票业务发展, 促进贷款需求向票据转化。 我国商票市场发展相对较缓慢, 根本原因是我国商业信用体系尚未健全, 商票兑付环节的风险较大。 但票交所纸电系统融合项目投产上线后, 商票的到期兑付规则发生了很大改变, 若商票到期提示付款承兑人拒付或未应答, 则系统直接向直贴行的备付金账户扣款, 大大降低了商票到期兑付的违约风险, 增强了商票在二级市场的流通性, 银行可为企业提供商票贴现、 保贴、增信等融资融信服务, 既可避免贸易背景形式审查, 又可为企业提供融资便利。 商票贴现利率比企业贷款利率高出 30% ~ 50% , 直贴商票转贴卖断可达 100 ~ 200 个基点价差, 可提升银行票据资产综合收益水平。

二是从企业端促进应收应付账款票据化, 解决 “ 三角债” 问题。 目前企业应收应付账款增长较快, 全国企业应收账款年均增速超过 10% , 规模在 20 万亿 ~ 30 万亿元, 约占企业流动资产的 1 / 2, 少数企业的应收账款占其总流动资产的比重甚至在 80% 以上, 各企业之间相互赊销并计应收账款, “三角债” 问题非常普遍, 一直困扰着企业的资金周转和持续健康发展。 如将企业应收应付账款转化为票据信用, 通过票据支付、 远期结算替代赊销赊购, 既可减少买方运营资金占用, 降低财务成本, 又可化解企业 “ 三角债”, 若再增加银行保兑、 保贴等信用增级服务, 将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有机结合, 便可提高票据的变现能力和流通性, 加速应收应付账款票据化进程。

(四) 服务升级: 融资方案定制化

一是为集团客户提供票据综合解决方案。承兑汇票结算在集团企业中占比越来越高, 但一些集团的承兑汇票管理较分散, 存在成本高、效率低、 管理难、手续繁、 风险大等诸多弊端, 使用票据的体验差。 针对这类集团企业的票据管理和综合融资需求, 商业银行可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开发定制化系统功能, 直连集团企业相关系统, 依托票据池、 票据管家等产品, 在管理方面为集团客户提供代签收、 代保管、 真伪审验、 风险票据筛查、 票据见证、 到期托收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 以及相关的信息资讯、 报表分析、现金流监测等智能服务, 在融资方面可提供质押开票、贴现融资、 流动资金贷款、 贸易融资、 供应链融资等多元产品服务, 满足企业支付结算和组合融资需求, 择机提供在线投资、 在线理财等闲散资金投资渠道, 降低企业综合财务成本。

二是为战略客户提供定制化票据融资服务。战略客户是商业银行的重要客户资源, 应提供差异化产品服务解决客户多元化、 个性化需求, 增强客户黏性。 鼓励央企、 国企等优质企业签发商票, 并提供贴现、 保贴服务, 帮助企业实现其信用变现。 比如, 商业银行可打通系统内各分行的授信和用信机制的藩篱, 建立战略客户白名单制度, 对白名单内的企业银票签发、贴现、 商票贴现、保贴开辟全行绿色通道, 提升客户融资体验和认可。 为战略客户提供票据池、 资产池组合融资服务, 企业可将银票、 商票、 存单等资产质押实现资产池 + 融资, 帮助企业实现多元化融资, 降低综合财务成本。 为平台、 电子商务类客户提供 “ 承兑汇票 + 现金” 支付结算解决方案, 打造企业间的 “票据支付宝”, 成为企业结算主办行。

三是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融信、 融智支持。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 商业银行降低风险偏好, 出现惜贷现象, 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在支持普惠金融方面有诸多优势, 首先, 银行可将用于贷款的资金为中小企业票据进行贴现, 银行再用该票据向央行申请再贴现融资, 从而打通 “ 央行—银行—企业” 资金流通渠道, 进而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引导资金流入中小微企业。 其次, 银行为中小企业签发的票据提供承兑保证、贴现保证, 为中小企业提供融信支持, 增加企业利用企业信用获得融资的机会。最后, 银行可帮助中小企业认识票据融资工具, 掌握电票系统操作, 研判票据市场走势, 把握最佳融资机会, 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五) 科技创新: 信息服务平台化

一是打造银行与企业间承兑汇票贴现撮合信息服务平台, 对接企业承兑汇票贴现与银行资产配置需求, 促进中小机构承兑票据的流通贴现。 当前大多数城商行、农商行、 信用社以及财务公司承兑的承兑汇票信用风险总体可控, 其市场定价较高, 在保证风险的前提下有较大的盈利空间, 可提升票据业务的综合收益水平。 现实情况是贴现市场上主要是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承兑的票据, 中小金融机构承兑的承兑汇票占比很低, 企业持有的大量城商票、 “ 三农” 票、村镇银行票、 财务公司票无法贴现 ( 贴现行无承兑行授信额度或不予办理), 如果能够打造一个银行与企业间的贴现撮合信息服务平台, 将企业承兑汇票贴现需求推送给有承兑行授信额度且价格合适的机构进行贴现, 便可实现企业贴现融资与银行资金运用、资产配置之间的衔接, 解决中小机构承兑票据的流通与贴现问题。

二是鼓励发展民间票据撮合服务平台, 实现企业间票据支付与融资需求的高效对接。 目前大量的短期限票、 小面额票、 低信用票无法在银行间市场贴现流转, 一方面是因为银行考虑成本、 风险和票据流通性等因素不愿接受这类票据, 另一方面是因为这类票据是真正结算性票据, 主要在企业之间背书流转, 实现支付结算。 但由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透明不对称, 这类票据难以在支付结算中实现期限、 金额等方面的匹配, 因此需要建立若干信息服务平台, 达成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票据支付结算的撮合。目前已有很多民间资本主导的互联网平台在提供这类撮合信息服务。 从长远发展来看, 可考虑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参股这类信息服务平台, 增强平台公信力, 发挥各方优势, 共同促进民间票据市场的繁荣规范发展, 使票据信息服务和经纪业务合法化、 规范化、 阳光化。

喜欢 (2) or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您的回复是我们的动力!

  • 昵称 (必填)
  •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友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