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票据网介绍:承兑汇票贴现、票据资讯、票据知识、票据利率、背书、风险预警等问题

银行票据业务转型之路

每日一贴 张立洲 评论

随着利率市场化时代的到来,票据市场上的贴现利率实际上已是市场化的利率,其高低完全取决于票据市场的供求关系。但是,一家商业银行的票据经营策略主要受其信贷投放和资金状况的影响。

正如前文分析,票据业务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是比较简单的,何时做买断,何时做回购,通常取决于一家银行的具体情况。我们先从票据的产品及运作模式来看看商业银行是怎样通过票据业务赚钱的。

银行票据业务转型之路

票据直贴业务的盈利方式

直贴业务是指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企业作为票据的持票人无法将手上的票持有到期,需要提前支取现金,于是将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在扣除一定的利息并将剩余资金支付给承兑汇票持票企业后,票据的权利关系发生转移,银行成为该笔承兑汇票的持有人。在承兑汇票直贴业务中,银行的收益就是票据持有到期的收益与支付企业的款项之间的差额,也是票据基本的利润产出方式。

由于票据自身具有支付、汇兑、融资、结算等特性与功能,且转让便捷,相对于普通贷款,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属于低风险业务,在银行办理贴现业务具有流程短、环节少、速度快、所需业务资料少、审批通过率高等便捷性,利率一般低于同期限贷款利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从而赢得了企业的信任与认可,票据业务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选择。在票据业务的发展过程中,银行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不断地创新票据直贴业务的产品,例如针对企业付息方不同而开发的买方付息业务;针对企业供应链上地域的不同开发的代理贴现业务;对在票据流转链条上以背书转让为主要方式的企业开发的票据置换业务,可以将票据置换为更切合企业具体转让需求的票据;针对大型集团客户开发的企业票据池业务等。

票据产品的不断创新和快速发展使企业结算与支付方式更加灵活,支持了货币流通,通过贴现和票据创新产品,直接或间接地满足了客户、市场的资金需求,在不断支持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结算及融资需求的同时,为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丰富了收入结构,由单一的贴现利息收入,扩展为利息收入加中间业务收入。

票据转贴现业务的盈利方式

票据本身是类现金的,具有期限短、周转快、见效快的特点,所以在银行间市场转让非常便捷。票据的持有银行在流动性紧缺或信贷规模面临压缩的时候,一般会首先处理持有的票据,而流动性和信贷规模较为宽松的机构在需要资产配置的时候,往往也会选择买入票据,由此便慢慢催生了票据转贴现业务。

最初,银行贴现后的承兑汇票大多是持有到期收取利息收入,周转的次数很少,盈利方式为传统的持票生息。后来,随着票据转贴现市场的交易逐渐频繁,票据业务周转快、创利高的特点逐渐被一些股份制银行重视起来,通过频繁地买入卖出,以及各种业务模式的组合可以创造可观的利润,票据业务的盈利模式也逐渐由持票生息向交易获利转变。票据的二级市场迎来了空前的繁荣景象,市场参与者逐步增多,可谓百花齐放。每一级机构在市场上承担着不同的角色,赚取相应的利润。

票据转贴现市场的参与机构,根据自身的规模、资金体量的不同,以及运营方式和盈利模式的不同,一般分为四种。

一是资产规模达到十万亿元以上的超大型商业银行。在该类商业银行中,相对体量巨大的传统存贷款业务,票据业务一般只作为辅助型业务,主要发挥作为资产配置的盈利性资产配置功能,以及作为规模蓄水池、资金蓄水池的调节功能。

工商银行是票据市场最大的做市商。2000年,工商银行在全国率先进行票据业务管理经营体制改革,在上海设立了票据营业部,这是票据市场上第一个总行级专营机构。2010年,工商银行在行内推行利润中心改革试点,票据营业部是首批4个利润中心之一。工商银行积极推行票据业务的集约化、专业化经营与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票据业务一直保持行业领先水平。目前,其持票量在金融系统排名第一、直贴量在四大行排首位。其盈利模式正在由传统的持票生息向持票生息、交易获利、代理收益综合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引领着票据市场的走向。

票据业务在业务经营和资产配置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受规模管制及传统观念等的影响,票据业务充当信贷规模调节剂的客观现实依然存在。

二是资金和规模中等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这些是交易活跃的机构,快速周转、期限错配、业务组织更热衷于做大流量业务以提高收益。

票据业务除了发挥作为资产配置的盈利性资产配置功能,以及作为规模蓄水池、资金蓄水池的调节功能外,还能通过做大流量业务进一步增加盈利。

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形成了完整的票据业务链,通过买断、回购、非标、错配充分发挥票据业务通道周转、交易获利的功能。其首先加大自己的直贴量,并与大量有票据买断需求的其他股份制银行、各地城商行及各种承兑汇票中介机构合作,广泛集中票源,通过频繁买卖交易赚取利差。通过这一系列通道,将买断的票据转为回购资产,卖出回购给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传统资金大行及资管通道,从中赚取交易利差。多采用以长拆短的方式进行期限错配,转化为短期逆回购或非标投资业务,在利率下行通道中进行多次交易套利,充分挖掘利差空间。

这类银行一边寻找票源,一边寻找资金方,然后赚取利差。但是市场上六个月的资金价格和六个月银承价格相比没有优势,所以银行为了追求利差,只能通过找更短期的资金来配相应的资产,也就是票据。由于越来越多的银行进行错配套利,长期资金的价格和短期资金的价格差变小,因为经济环境不好,大家都在赌资金在未来会越来越便宜,所以目前来看这项业务一直很赚钱,但是资金价格不可能无限地下跌,一旦出现钱荒,之前很大的利润就会“灰飞烟灭”甚至变为亏损,而票据转贴现业务的规模是相当大的,所以错配的风险对银行系统来说也很高。

从承兑汇票转贴现业务来看,面对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票据利差水平的缩窄,部分机构在对市场研判不充分的情况下过度依赖于利用期限错配来获取收益,以短期资金对接长期票据资产。在市场运行较为稳定时,部分机构忽视条件限制而快速做大业务量;一旦市场利率发生剧烈变化,这一操作方式即面临着收益的减少甚至亏损,而且由于规模较大且集中,会对金融市场产生剧烈冲击。

三是资金和规模中等,侧重于发展直贴及资产封闭运行的银行。例如,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及大部分中小银行,票据经营模式以直贴卖断赚取差价为主,并通过资管通道持有大量票据资产,其业务经营特点是对市场反应敏锐,开票、承兑、直贴、转贴联动发展,注重票据的系统内循环,最大限度地获取收益。

四是城商行及农村金融机构——自营或为他行的承兑汇票交易提供服务。这类银行主要分为城商行以及农商行、农信社等机构。城商行是在各地前期的城市信用社基础上按照商业银行法的要求改制而成立的,城商行的资产规模一般为千亿元级。由于规模体量较小,相较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的一般业务只在当地范围内寻求业务机遇。票据业务的管理,近年来也逐渐达到票据集中经营的集约化水平。除了发挥票据业务的资产配置功能,利用票据业务进行规模、资金的调节,也通过各种业务模式加大票据流量业务的发展,增强盈利能力。

农商行、农信社机构,由于自身对公授信业务囿于地区授信资质较好的企业较少,对公贷款投放较差,对票据业务的重视程度也在逐年增加。这些机构经营灵活,交易非常活跃,也是票据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般在银行间市场向同业购入票据,以充分利用央行授予的信贷规模,一方面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加自身生息资产的规模;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信贷额度使用不充分、遭到央行额度的收缩。

另外,以稠州银行等为代表的一些中小银行通过通道类业务获利。依靠自身政策灵活、信息充分等优势,为各行票据业务提供各种通道服务,从中赚取差价。

喜欢 (2) or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您的回复是我们的动力!

  • 昵称 (必填)
  •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友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