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票据网介绍:承兑汇票贴现、票据资讯、票据知识、票据利率、背书、风险预警等问题

供应链金融在中小企业票据融资中的应用研究

每日一贴 中国工商银行汪办兴 评论

供应链金融是西方大型商业银行用来解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资问题的一种有效服务模式,对我国商业银行拓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防控业务风险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金融监管更加严格的背景下,票据融资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一种重要融资途径

商业银行将供应链金融应用于中小企业票据融资业务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拓宽中小企业票据融资渠道和加快票据业务经营转型。本文从供应链金融业务特征的理论剖析和业务模式的实证分析角度,对供应链金融在我国中小企业票据融资业务模式转型发展中的作用和市场前景及其业务发展对策开展有益研究。本文认为,在强监管推动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本源的背景下,供应链金融有助于加快我国中小企业票据融资业务转型发展且市场应用前景广阔,票交所的设立为供应链票据融资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操作平台。为推进我国中小企业供应链票据融资业务的应用发展,我国应加快完善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市场环境;商业银行仍需强化银企供应链金融合作,完善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体系,深化供应链票据融资业务的方案设计。

引言

供应链金融作为应“产业发展需求”而生的金融服务形式,在西方商业银行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商业银行借助供应链金融,可以构建以产业链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配套服务企业为金融服务对象的金融生态圈和价值链,提升金融服务效能。在供给侧改革深入发展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将面临重要发展机遇,票据融资将是中小企业获得资金融通的重要途径。同时,在强监管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在加快中小企业票据融资业务的同时,也更加关注业务风险的把控。供应链金融作为自偿性融资的业务特征和交易风险把控严格的业务模式,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票据融资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票据融资业务已成为中小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基于供应链金融的票据融资业务模式可以降低中小企业票据融资准入门槛,从而拓宽中小企业票据融资业务创新发展空间,提升票据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尽管供应链金融在我国中小企业票据融资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尝试从供应链金融的视角,对未来经济金融市场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供应链票据融资业务的应用发展作一探索。

一、供应链金融概述

20 世纪 80~9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某些大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始重视对所处产业链上下游,与自身有较密切业务往来的供应商、经销商等企业之间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加以整合利用,以充分利用各环节财务资源,由此提出了供应链的概念。其后,随着金融机构介入供应链,便出现了供应链金融这一全新的金融业务模式。自诞生以来,供应链金融在西方发达金融市场方兴未艾,并迅速发展。自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西方金融机构更加推崇供应链金融,认为供应链金融具有与实体经济紧密联系的特点,具有较好防控信用风险的优势,对供应链金融未来发展前景给予了高度认可。根据国外研究机构 Demica 统计的数据,从 2011 年到 2013 年,国际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年增长为 30%~ 40%,在 2020 年之前,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年增长速度都将不会低于 10%。

国内外理论界和金融实务界从不同层面对供应链金融进行了定义,从金融机构主体的角度,供应链金融被定义为: 在对供应链内部的交易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信贷模式,并引入核心企业、物流监管公司、资金流导引工具等风险控制手段,对供应链的不同环节提供封闭的授信支持及其他结算、融资、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的活动。从本质上看,供应链金融是为解决产业链上下游的融资问题而衍生的增值服务。这种金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同时解决了物流企业盈利、中小企业融资以及银行业务低风险拓展的难题,实现了多方共赢。

从国内外供应链金融实践看,其业务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供应链金融是一种产融结合的金融活动。从供应链金融字面看,它要求商业银行深入到某个产业供应链,为整个供应链成员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二是供应链金融具有自偿性金融的属性。商业银行主要围绕供应链核心企业和成员企业之间的交易活动开展金融产品设计,其为成员企业提供的融资均以真实贸易作为基础,以购销资金作为偿还来源。

三是供应链金融突破了传统融资授信模式。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依托核心企业资信和成员企业之间真实贸易关系,为上下游优质成员企业提供融资,突破了商业银行传统评级授信方式。

四是供应链金融是一种着眼于中小企业融资的综合金融服务创新。从某个角度上讲,供应链金融是一种基于核心企业和其上下游供应商、分销商等中小企业之间贸易关系的物流金融,通常商业银行需要为供应链中小型成员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其业务范围通常包括授信支持、应收账款或票据质押融资以及进出口贸易项下信用证、保理等贸易融资服务以及上述业务组合创新服务等。

二、 供应链金融对于中小企业票据融资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从国内外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实践看,其是立足于中小企业提供供应链资金融通的金融服务,业务范围涵盖了供应链成员企业应收、应付款项资金融通、支付结算、票据融资以及跨境资金汇兑、贸易融资等诸多领域。其中,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市场实践看,自 21 世纪以来,票据融资已发展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但同时,我国中小企业票据融资仍存在市场准入狭窄带来的融资难和融资贵的固有问题; 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经营模式传统,信用风险防控压力较大。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票据融资业务模式亟待转型发展。在上述背景下,未来我国中小企业票据融资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供应链金融在我国中小企业票据融资市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于拓展中小企业票据融资空间,推进中小企业票据融资业务模式经营转型等均将发挥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推动中小企业票据融资业务发展

1.可以有效降低中小企业贷款准入门槛。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银行可以适当淡化对企业的财务分析和贷款准入控制,转为重点关注供应链成员企业具体的业务交易,使得更贴近真实贸易背景的较低资信的中小企业也能够获得票据融资服务。

2.可以有效控制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拓宽了可选择客户的范围。银行通过对物权单据的控制和融资款项的封闭运作,实施资金流和物流的双向控制,使风险监控直接渗透到企业的经营环节,有利于对风险的动态把握。同时,供应链金融将核心企业作为授信主体,为与核心企业具有稳定资金和物流往来的上下游供应商或经销商提供融资服务,有效实现了银行授信与融资主体风险的隔离。银行更注重企业交易背景的真实性和连续性,通过对企业信用记录、交易对手、客户违约成本、银行贷后管理和操作手续等情况的审查,确定企业在贸易过程中所产生的销售收入作为其融资的第一还款来源,限定融资期限与贸易周期相匹配,使资金不会被挪用,贷款风险相对较小。风险的降低拓宽了银行可选择客户的范围,增强了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信心。

3.有助于增强中小企业的还款意愿。在供应链票据融资服务中,银行将核心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信用进行捆绑,核心大企业常常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负有连带责任。因此,如果中小企业不能按时偿还银行贷款,就会影响到其与核心企业之间的贸易关系,影响其在供应链中的信誉度,不利于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贸易合作关系,甚至威胁中小企业的生存。

4.可以帮助解决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核心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有长期的贸易往来关系,不仅对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管理能力、信用状况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而且通过订单和销售渠道选择控制着中小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银行借助核心企业对中小企业的了解和对中小企业未来还款能力的评价,通过核心企业的担保将对中小企业的授信转化为对核心企业的授信。

(二)有助于商业银行革新中小企业票据融资业务经营

商业银行作为中小企业票据融资服务的市场主体,引入供应链金融模式,将有利于加快推进传统票据融资业务模式的革新,从而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中小企业票据融资服务能力。

1.有助于商业银行革新票据业务营销方式。

一是批量营销将替代单一客户营销成为主流。以往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营销类似于信贷业务的大客户战略,主要针对单一客户。供应链票据融资业务的营销,将更加注重与供应链核心企业有稳定供货业务或销售业务和资金流动的上下游中小企业,针对供应链全部成员企业提供票据金融服务。

二是专注于供应链客户需求的专业营销将加快发展。实践中,国内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较好的业务领域,往往集中在汽车、能源、医药、家电、化工等具有稳定业务模式和产业配套的行业。商业银行将供应链金融运用于票据融资业务,要求银行设立专门的行业营销团队,配备行业产品经理和风险经理,制订专门的行业营销方案,甚至开发专门的业务系统,以便顺利完成针对性营销活动。

三是联动营销成为必然。供应链票据融资业务覆盖了核心企业授信管理、成员企业之间商业汇票交易转让和贴现融资等多个企业的不同业务需求,要求银行不再局限于提供单一客户票据金融服务,而是从供应链整体票据融资需求出发,为企业提供“传统票据融资授信+供应链金融方案+票据贴现资金管理+贸易融资项下票据服务+增值服务”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要求商业银行必备综合+联动营销的能力。

2.有助于商业银行变革票据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方式。与传统票据融资模式相比,商业银行引入供应链金融模式后,其最大的创新在于中小企业票据融资业务授信风险管控方面,它逐步摒弃了针对中小企业单一客户直接授信或综合授信的传统方式,转变为依托供应链核心企业资信,对其上下游供应商、分销商等具有紧密业务合作和稳定资金流以及以往信誉良好的中小企业给予间接授信。在此种间接授信模式下,商业银行重点关注的是以大型优质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的稳定性,围绕供应链上下游经营规范、资信良好、有稳定销售渠道和回款资金来源的企业进行产品设计,以此作为商业银行的融资对象,这种业务既突破了商业银行传统的评级授信要求,也无须另行提供抵(质)押担保,从而切实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有助于商业银行变革票据融资客户管理模式。商业银行可以更加清晰地定义目标客户。商业银行可以更加容易地识别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乃至终端用户构成的网链客户。上述企业客户均依托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信用加持,通常由商业银行给予链条上的整体授信安排,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有着很强的交互性与关联度,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不同成员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所处的位置和价值创造作用准确定义目标客户。在清晰定义目标客户基础上,商业银行可以更有效地建立按不同行业供应链区分、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供应链票据融资客户管理体系,按照不同成员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业务联系进行分类管理。

三、我国中小企业供应链票据融资发展的市场前景良好

(一)新时代中小企业票据融资增长空间巨大

21 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小企业票据融资需求持续较快增长,票据的签发量、贴现量和融资规模成倍增长。据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银行承兑汇票余额约有四分之三集中在中小企业,从行业看,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和批发、零售行业。2015 年,全国金融机构累计承兑汇票 22.4 万亿元,比 2000 年增长了 29 倍;年末金融机构票据融资规模 4.58 万亿元,比 2001 年末增长了 15.4 倍(见图 1)。

资料来源:人民银行。

供应链金融在中小企业票据融资中的应用研究

图 11999—2017 年票据市场发展情况

2016 年以来,在经济增速放缓和金融宏观调控更趋稳健审慎的市场环境下,票据融资增幅放缓,但票据融资存量规模仍在 3 万亿元以上,且自 2017 年第四季度以来票据签发量和融资规模显现出企稳迹象。未来一段时期,在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将有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同时,未来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有望加快发展,将进一步激发上述行业企业新的票据融资需求增长点。

(二)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促进企业供应链管理意识增强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市场化改革发展,国内企业经营活力增强和多元化经营趋势明显,业务外包需求日益增长,经济社会分工程度不断提升。同时,为应对经济竞争加剧的挑战,大企业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对上下游供应商、经销商采取推后付款、预付订货等手段,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财务成本,引致了它们的反抗,带来了供应链运作的非协调,也损害了大企业的整体经济收益。在上述背景下,大企业开始重视对上下游供应商、经销商应收、应付等财务资源的整合管理,将其视为一个整体,由此开始更多地关注供应链管理,加大了对供应链理论和实践应用的学习,一些大型上市公司也着手构建自身的供应链运作平台,推动了国内供应链金融需求的发展。

在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经济市场化改革力度加大和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发展,经济社会分工协作程度将进一步提升,大中型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细分行业经济领域将逐渐涌现出若干家大型企业和众多中小企业共同构成的供应链经济业态,企业将不断提升供应链管理思维,为供应链金融市场发展提供契机。

(三)商业银行经营转型推动供应链金融加快发展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深化发展和大中型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竞争更加激烈,同时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也使得银行存贷利差收益大幅缩减。在上述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开始重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探求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有效模式,以达到既拓展业务,又能较好控制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目的。供应链金融为国内商业银行提供了发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新思路,2003 年,深圳发展银行在全国率先推出“1+N”供应链金融服务,成为国内最典型的供应链金融品牌。其后,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乃至国有大行也开始打造供应链金融(见表 1)。

表 1 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情况
深圳发展银行  “1+N”供应链金融  率先提出供应链金融服务,在汽车、
钢铁、能源等行业市场倾力打造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 
中信银行  中信供应链金融  推出了包含三大平台、四大增值链和五大特色网络的供应链金融品牌,并将供应链金融业务作为该行公司银行战略核心业务。 
招商银行  电子供应链金融  着力打造“电子供应链金融”服务,构建网上票据、保理、信用证等电子供应链业务。 
平安银行  橙 e 网供应链金融  推出“橙 e”平台,其基本定位是“搭建线上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与海尔、东方电子、维天运通、金蝶软件等 12 家企业集团组成战略合作伙伴。 
民生银行  贸易金融  加快贸易金融事业部发展;通过“一圈两链”来打造供应链金融的生态圈,围绕核心企业销售链下游的经销商和核心企业供应链的上游供应商。 
交通银行  藕通供应链  推动一家分行做全国产业链金融业务,以贸易金融为主导,围绕核心企业产业链,充分挖掘产业链资金流价值,着力提升聚群式客户拓展与服务。 
中国银行  融易达、融信达、融货达、通易达等达金融系列产品  依托在国际业务领域的竞争优势,利用核心企业买方比较充裕的授信资源,为中小企业供应商提供授信支持,发展供应链金融。 

资料来源:各行年报。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当下,供应链金融有望成为商业银行推动经营转型的重要抓手,成为商业银行新的盈利增长点。

2017 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金融工作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票据业务在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和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中均能发挥积极作用,也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由此,在未来经营发展中,商业银行将供应链金融应用于中小企业票据融资业务的发展中,推动票据融资业务经营转型。

(四)票交所的设立构建了供应链票据融资发展的运行平台

2016 年 12 月,由人民银行牵头组织多家商业银行参与建设的上海票据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票交所)正式建成运行,我国票据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成立后,票交所发挥票据市场基础设施功能,通过统一平台、统一制度、统一规则、统一标准,以及电子化业务处理方式,消除了信息不对称和地域限制,有效提升了信息透明度和业务行为的透明度,抑制了票据业务中的不规范行为。当前,票交所建设推进了新业态模式的初步形成和发展。一是纸质票据电子化转换和票交所系统实现全流程和前中后台一体化的集中式电子交易,电票成为占据市场主体的交易方式。在 2018 年票交所最终完成纸票电票融合,我国票据市场过渡到全国统一电子票据交易所市场。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和促进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的通知》规定,自 2018 年起,金额在 100 万元以上的票据应全部通过电票办理,更多中小企业有望获得安全、高效的电票服务。票交所建设引入了票款对付(DVP)机制,未来系统完善有望和其他供应链金融支付系统连接,从而提升供应链票据操作效率和资金安全性。同时电票信息透明度高,显著降低了票据交易的操作风险,为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供应链票据融资业务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操作平台。

四、我国中小企业供应链票据融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一)商业银行供应链票据融资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商业银行对供应链金融认识相对滞后。当前,受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整体发展相对滞后的影响,商业银行对供应链金融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停留在传统的流动资金授信层次,对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特征、信贷技术以及核心价值了解有限,信贷政策仍侧重于单一公司客户层面,尚缺乏对专门行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相关规范,对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融资业务的指导作用较弱。

2.票据融资业务授信评价体制不完善。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授信基本与公司信贷一致,属于单一客户的直接授信模式。与银行信贷的传统授信模式相比,供应链金融最大的创新在于引入了间接授信。在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下,银行淡化了受信企业的财务分析,不再强调企业所处的行业规模、固定资产价值、财务指标和担保方式等,转而强调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实力与资信状况和企业单笔贸易的真实背景,即银行评估的是整个供应链的信用状况。供应链金融的授信模式实际上是将核心企业的信誉与其上下游供应商、经销商等中小企业进行了捆绑,由前者对后者提供信用担保,从而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票据融资中的授信难题。

3.国内大中型企业供应链管理尚不成熟。目前,国内大中型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意识较为薄弱,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对松散且边界模糊,核心企业对供应链成员的管理缺乏制度化的手段。因此,我国多数行业仍缺乏较为稳定的供应链,使得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的供应链金融仅局限于汽车、钢铁、能源、电信等有限几个行业。在这种情况下,供应链融资中对核心企业的资信引入有时缺乏利益激励,而成员企业对核心企业的归属感不强。

上述状况限制了供应链票据金融服务范围。同时,国内银行目前推行的供应链金融也局限于国内供应链,对供应链中的国际贸易融资延伸和整合不足。面对跨国公司的大批国内供应商和分销商,尚未能从系统的视角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而票据作为国际贸易融资通常使用的工具,则错失了大量的业务机会。

4.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技术支持相对薄弱。国际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时广泛应用了先进的网络技术,比如说荷兰银行,它开发了一套 MAXTRAD 系统,该系统可以将信用证贸易下涉及多家银行及买方的单证统一处理,客户可以通过电子银行平台在全球各地实现发送交易指令、查询交易、定制报告等功能,这样节省了银行和客户双方的成本,最大程度上实现了交易的程式化和自动化。而目前国内金融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相对滞后,使得供应链金融中信息技术的含量偏低。在许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中,目前在单证、文件传递、出账、赎货、应收账款确认等环节很大程度上需要人工确认,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的操作风险。

(二)对策建议

1.完善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市场环境。为推动我国供应链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完善由法律、政策、行业管理等构成的金融环境。一是借鉴国际经验,将动产抵押概念引入法律和信贷实践中,为供应链中小企业解决融资中质品难题。

二是加强物流金融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以金融科技推动普惠金融和中小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便于商业银行对企业交易数据和物流信息的查询,为供应链票据融资业务提供信息支持。三是加快票交所建设,健全发展票据交易信息共享机制。票交所作为市场基础设施,要更进一步加强企业贴现票据信息库建设,强化票据融资企业信用数据的共享机制建设,

为会员单位使用中小企业票据融资数据和信用信息提供便利。

2.健全多元化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强化银企开展供应链金融合作。从未来发展看,随着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以核心企业为代表的不同行业企业将会加大对供应商、经销商以及第三方物流等组织的整合。在此过程中,未来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将会呈现多元化趋势,大中型企业将会构建符合细分行业发展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市场上也将会出现由行业龙头或第三方物流企业控股或参股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公司,金融科技公司也将会与行业龙头、外贸服务公司或供应链服务平台加大合作力度,研发或成立金融科技型供应链服务平台。在上述趋势下,商业银行因其金融主业、服务网络和金融科技应用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仍将是供应链金融的主导力量。对此,商业银行有必要从供应链金融业务合作发展的角度,积极正视市场发展趋势,主动培育符合自身供应链战略发展的市场参与主体,密切多元化银企业务合作。

3.商业银行应完善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体系。商业银行将供应链金融应用于票据融资业务,重点在于拓展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供应商、经销商等中小企业,需要处理好每笔交易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统一管理。为此,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完整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体系。一是要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需注重以真实贸易背景为依据的流程设计,并以此来控制风险、评估企业违约成本。二是对参与供应链票据融资业务的企业资信等级的评定,应当更注重企业的实际经营效益,注重每笔业务的现金流;同时,累积相关数据,构建独立的评级系统。三是加强对行业的监测分析,包括产业成熟度、市场供求关系、技术替代性、行业进入难度、龙头企业状况、价格稳定程度以及产业政策等,重视把控供应链整体风险。四是要防范相应的操作风险。

4.深化供应链票据融资业务应用的场景分析和方案设计。从供应链金融在票据融资业务的应用层面而言,主要存在着如下三类票据融资需求:一是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赊销商品时采取票据结算的应收款项;二是核心企业下游经销商预订商品时采取票据结算的预付款项;三是涉及对外贸易的供应链中票据组合融资。上述票据融资需求涉及供应链不同成员企业的利益诉求,需要商业银行结合供应链参与企业的不同利益需求开展场景分析,并提出具体营销方案。如根据票据结算应收、应付款项,中小企业在办理票据融资时较为看重财务成本,银行可以结合货物交易特点向企业推出“买方付息票据融资方案”或“协议付息票据融资方案”等;进出口贸易企业注重货物、资金安全和结算效率,商业银行可依托综合金融优势,为其设计“(保函)担保银行承兑汇票”“保兑仓+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兑仓+银行承兑汇票”等贸易票据组合融资服务。

喜欢 (1) or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您的回复是我们的动力!

  • 昵称 (必填)
  •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友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