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票据网介绍:承兑汇票贴现、票据资讯、票据知识、票据利率、背书、风险预警等问题

票据套利模式下的金融空转!

最新资讯 老K评天下 评论

央行官网2月15日公布的2019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23万亿元,同比多增3284亿元,据wind数据,创下单月历史新高。 此外,初步统计,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6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6万亿元。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6.59万

央行官网2月15日公布的2019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23万亿元,同比多增3284亿元,据wind数据,创下单月历史新高。

此外,初步统计,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6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6万亿元。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6.59万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2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背后代表着什么?专家指出,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到,信贷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正不断加大。

票据套利模式下的金融空转!

果真如此吗?

这些专业的术语和各种数据,你们看不懂,没关系,老K给你们翻译过来。

2018年央行定向降准3次,2019年1月再次降准,央行放水的目的是刺激经济,因为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都是基本都是定向降准,增加信贷支持实体经济,而中央的意图是尽量将资金放给中小微企业,增加经济活力。

由数据可以看出,社融规模上身比较大,最后专家得出结论,钱都流向了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

在这,我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2月15日,央行公布的1月份金融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23万亿元,同比多增3284亿元,其中,票据融资额贡献较大,新增5160亿元;与此同时,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64万亿元,同比多1.56万亿元,在新增社融规模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达到3786亿元。

2月20日,李总理说:“降准信号发出后,社会融资总规模上升幅度表面看比较大,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中主要是票据融资、短期贷款上升比较快。这不仅有可能造成‘套利’和资金‘空转’等行为,而且可能会带来新的潜在风险。”

票据套利模式下的金融空转!

票据套利的玩法

市场钱多了以后,各种票据利率也就自然下降。

上海票据交易所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商业汇票贴现加权平均利率为3.67%,比去年12月下降16个基点,同比则下降157个基点;转贴现加权平均利率为3.6%,比上月下降29个基点,同比下降112个基点。

玩法1:银行开出的票据承兑贴现利率为3%,企业就可以通过3%融资成本获得资金,再投向结构性存款(年化利率约3.6%~3.8%),在扣掉0.05%开票成本与承兑贴现手续费后,这家企业能获得约40~50个基点的无风险利差收益。

简单来说:企业可以拿一张白条以3%的利率从银行获取资金,然后再把这笔资金存到这家银行的结构性存款,扣除手续费后,就能获利0.5%,而且还是无风险的利差收益。也就是1000万,可以获得5万元的利息。

银行有什么动力这么做呢?

第一,通过票据承兑贴现,可以完成小微企业与民企放贷的考核指标;

第二,结构性存款规模的增加能完成银行存款业务的考核指标;

第三,银行将票据再贴现给央行,又能进一步提高银行流动性指标。

简单来说,银行通过一张企业的小白条,企业没有任何损失还能获利,银行还完成了上面交代的两个任务指标,转了一圈,钱又回来了,然后再把钱以6%-6.2%的利率贷给其他企业。

票据套利模式下的金融空转!

这骚操作,堪称绝版!

玩法2:加杠杆操作!企业会将票据承兑贴现资金分成两份,一是动用50%资金作为保证金,与关联企业签订贸易合同再向银行申请开票;二是将剩余50%资金直接投向结构性存款赚取无风险利差,如此多次循环操作,其无风险利差收益将随着资金杠杆增加而成倍提高。

你们说,这样的操作骚气不骚气?

如果我是企业主,又跟银行关系好,经营压力还不算大,我能放过这种无风险套利的机会吗?

1个亿就能至少白赚50万,整他4个亿,这一年就200万到手,而且还没有任何风险!又能解决银行的任务指标,何不顺水推舟做人情啊!!

这就是1月份票据交易剧增的根本原因。

票据套利模式下的金融空转!

残酷的现实

在中国,银行不愿意向民营企业贷款是常见的事,主要原因是没有一个很好的信用评级机制,民营企业想要从银行贷款,最基本的就是抵押物!

而中国经济的活力还是依靠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创造了中国60%的经济增长和90%的新增就业。

真高质量的民营企业,在中国又是不多的,像老干妈、华为这样的企业你给他贷款人家都不要!

而真正需要贷款的企业却又欲投无门!比如机械制造业。这类行业需要资金周转大,利润率低,行业增长缓慢,一边要考虑如何销售产品换取流动资金,一边还要考虑节衣缩食进原材料和设备,而银行对这种企业,害怕销售回款减少,难以覆盖贷款本金利息,特别是申请中长期贷款。

与其将中长期贷款放给这类担惊受怕的企业,倒不如将长期贷款放给基建项目和个人按揭放贷业务来的牢靠。

最终逼着这类企业主只能借部分银行加大消费信贷业务的机会,由企业高管申请信用卡,再通过信用卡套现资金用于采购原材料与加大新项目投资,前提是企业主与高管签订协议,由企业主拿出房产或其他财产给后者信用卡还款提供“担保”。

而企业主为了企业技术升级、业务转型,早已经把房产、土地、厂房、设备抵押融资了,还哪有什么抵押物可用呢?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如果真正想达到信贷资金流向中小微企业,就必须要建立基于大数据下的数据信用体系(税务大数据),改变当前以抵押物决定放贷的银行操作体系。

喜欢 (3) or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您的回复是我们的动力!

  • 昵称 (必填)
  •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友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