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票据网介绍:承兑汇票贴现、票据资讯、票据知识、票据利率、背书、风险预警等问题

加快推进绿色票据实践,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每日一贴 九银票据研究院 评论

“碳达峰和碳中和”背景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大气层中的碳浓度开始大幅度上升,目前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增幅已经超过1℃,据估计,如果继续以目前的速率升温,在2030年至2052年全球升温幅度可能会达到1.5℃。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风险呈现上升趋势,这很有可能将严重威肋、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的稳定。目前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指引和行动指南,也是在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框架下发挥多边力量,推动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

加快推进绿色票据实践,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绿色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全球趋势,以低碳发展为特征的新增长路径已成为全球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向。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随后于2020年10月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提到:“十三五”规划目标即将完成,在此期问我国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上党中央和我国政府展现出空前的决心和魄力。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中明确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人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在实现路径上,中央明确提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加快推进绿色票据实践,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既体现了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也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一直主动推进开展工作,从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去产能、调结构,推动低碳产业发展,积极建设碳市场,推动森林与海洋碳汇建设,这些举措都表明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的决心与责任担当,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需要和保障。

绿色金融体系

我国绿色金融起步较晚,伴随政府的大力倡导支持、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和各类机构的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在近年来得以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十三五”期间,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构建起基本框架,绿色金融市场逐步形成,并且在“十四五”期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30·60”双碳目标的要求下,我国绿色金融体系还存在许多函待完善提高的地方。基于此,2020年12月,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提出“以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2021年1月召开的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再次提及“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

加快推进绿色票据实践,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绿色金融体系是指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支持经济向绿色化转型的制度安排。简言之,绿色金融体系是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一整套制度供给。体制机制具有管长远的作用,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和构建过程本身也是我国自身产业升级和社会资源达到有效均衡配置的一个过程,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呈现出一种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渐成引导经济发展的“市场选择”。绿色金融体系通过改变不同类型项目的融资成本与可获得性,引导社会资本逐步从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重工业行业退出,进入到环保和低污染的服务型行业,将有助于缓解中国产业结构“过重”的问题。从国际范围来看,制造业继续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梯度转移,新一轮的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为发展中国家加快工业化进程、升级产业结构提供了机遇。国内一直存在的产业结构失衡也迫使我们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产业的换代升级成为必然。

通过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引导经济“绿化”,在某种意义上己成为引导我国未来发展的一种理性的“市场选择”: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有助于促进中国实体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的实施和完成;同时,绿色金融业务的开展也有助于扩充中国金融体系的边界、丰富中国金融体系的内涵,深化中国金融体系的结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金融业需要顺应传统产业换代升级的需求,提升金融服务的层次和功能,实现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良险互动。对传统产业中的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提供资金支持,使信贷资金向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领域倾斜;对“两高一剩”产业建立行业准入门槛,设立环保评判标准和细则,以便提高绿色信贷的操作性,对不符合绿色贷款标准的企业予以“一票否决”;针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过程中对技术依赖较高、资金需求大、可用抵押物少的特点,金融机构应积极创新贷款抵押方式,以技术专利、升级设备、存货、应收账款等作为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贷款抵押物,开拓试行多家企业联保贷款模式。

绿色票据与“碳达峰碳中和”关系

绿色票据即绿色概念与票据的结合。绿色票据是为与环境改善、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应对气候变化等目标相关的绿色产业或项目经营活动而开展相关的商业汇票业务。因此,广义的绿色票据既包括绿色商业汇票,也包括绿色融资性票据(绿色商业本票),以及基于绿色票据基础资产的衍生产品和结构化产品,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绿色短期融资券、绿色超短期融资券也属于绿色票据的理论范畴。

在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的指引下,为完成“30·60”目标,我国经济需要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化发展转型。这为我国绿色票据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同时,绿色票据作一种重要绿色供应链金融工具,为中小企业提供绿色融资,可以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愿景。

第一,“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绿色票据市场的发展。绿色票据区别于一般票据的特点在于其绿色属性。票据市场引入绿色概念,既能提升票据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全面深化发展。同时,对绿色项目相关的票据进行绿色贴标,可以提高其市场辨识度和接受度,使签发人更容易获取绿色项目融资。借助发展绿色票据的机会推出绿色融资性票据,丰富票据市场产品体系,吸引多样化投资者进人票据市场,从而激发票据市场活力。

第二,绿色票据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绿色供应链金融工具。目前较为流行的绿色金融产品主要是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对中小企业而言门槛较高。绿色票据能够对现有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形成有效补充,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工具,提升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为绿色金融产品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为此,进一步加大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绿色票据、推动金融机构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加大对绿色产业、绿色项目的资金支持,有利于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国家战略方针。

第三,绿色票据能够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绿色融资。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中金公司的一项研究成果估算从2020-2060年,平均每年的绿色经济投资在万亿元以上。如此巨大的资金投入需求,将为绿色票据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机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前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对于各类非金融市场主体的渗透率不高,尤其缺少涉及中小微企业的渠道。近年票据市场的规模不断攀升,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作用尤为明显,目前中小微企业在票据融资中的占比超过六成。商业汇票签发便利、流动性高,以及交易过程标准化,可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短、频、急”,而绿色票据可根据标准筛选出的绿色中小企业,进行货币政策支持的精准“滴灌”。

国内绿色票据实践探索

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构建提出了具体要求,绿色票据开始萌芽。

加快推进绿色票据实践,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国内绿色票据实践

人民银行克拉玛依中心支行绿色票据再贴现。2018年6月,人民银行克拉玛依中心支行授权3亿元限额用于办理绿色票据再贴现业务,实现了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新的突破。绿色票据资金主要投向石油石化传统产业绿色化升级、落地原油等污染物无害化处理等改造项目。

兴业银行北京分行“绿票通”业务。兴业银行“绿票通”业务是指兴业银行为满足人民银行《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中“节能环保设备制造、清洁能源发电、污染防治、资源回收利用、生态保护”等行业的绿色企业办理商业汇票贴现,再由该行向人民银行申请以优惠的资金价格进行再贴现的资金融通业务。2018年6月,兴业银行北京分行“绿票通”业务成功落地,首批享受“绿票通”服务的企业低于当日市场贴现利率完成了绿色票据的贴现。

人民银行潍坊市中心支行“绿色票据直通车”。2018年6月,人民银行潍坊市中心支行制定“绿色票据直通车”实施意见,以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作用为切入点,对经银行机构推荐并纳入重点支持名单的绿色企业或绿色项目,在商品交易和劳务供应中签发、收受、转让的商业汇票,优先给予再贴现支持。人民银行潍坊市中心支行先后拿出再贴现额度达8亿元,专项支持绿色票据业务,围绕绿色发展理念,从新材料、新能源等符合绿色经济发展趋势的企业中,推荐13家核心绿色企业及87家上下游企业,建立“重点绿色企业名单”,对入选企业实施主办银行制度,对相关票据进行优先审验,优先为符合要求的绿色票据办理贴现业务。

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绿票通”业务。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绿票通”业务是深圳人民银行中心支行与深圳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设立的用于支持绿色企业、绿色项目票据融资的再贴现快速通道服务项目,专项用于支持节能、污染防治、资源节约与利用、清洁交通、清洁能源、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等领域。2018年10月,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设立首批规模10亿元的“绿票通”专项再贴现额度,对由人行深圳中心支行和深圳绿金委共同审定的“绿色企业名录”内的企业优先办理再贴现业务。

人民银行株洲中心支行“绿贴通”业务。2019年6月,人民银行株洲中心支行“绿贴通”业务成功办理。“绿贴通”是商业银行、人民银行对绿色企业持有、签发的票据进行贴现和再贴现的融资服务。对于纳入“绿贴通”业务白名单的符合绿色标准的节能减排、低碳环保、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等要求的企业,由人民银行安排专项再贴现额度保障经认证企业的资金需求,主办商业银行开通“绿贴通”票据业务直通车,设定专营柜台、配备专人办理专项业务,并对“绿贴通”票据贴现利率予以低于该行同期小微企业票据贴现利率的优惠,人行株洲市中支设立“绿贴通”再贴现绿色通道,对“绿贴通”业务随到随办,一次办结。

2018年以来,多地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商业银行陆续开展绿色票据贴现、再贴现业务,引导绿色资金精准投向绿色产业、绿色项目,支持绿色主体发展。然而,由于票据涉及承兑、背书、贴现、再贴现等多个环节,兼具融资、支付、结算、投资、调控等多项功能,从目前绿色票据实践来看,多是通过“正面清单”形式给予复核要求的绿色主体票据贴现、再贴现优惠力度来实施,仅仅针对票据融资功能给予政策支持,而未考虑票据承兑、背书等环节是否涉及绿色属性,未能对涉及绿色贸易背景的非绿色主体予以考虑,未能考虑票据的支付、结算、投资功能,没有很好地吻合票据的特征。

江西试点绿色票据介绍

江西省绿色票据实践。江西是较早开展绿色票据研究与试点工作的省份之一。2019年1月,九江银行联合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和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共同发起全国首个绿色票据研究课题,同年10月,课题组在赣江新区正式发布全国首个绿色票据研究成果。2020年3月,江西省金融学会制定《江西省绿色票据认定和管理指引(试行)》,明确了绿色票据认定标准及认定流程,指出商业银行在开展绿色票据业务时,原则上应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绿色票据认定工作。4月,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出台《关于运用再贴现工具支持绿色票据发展的通知》,明确实施绿色票据再贴现相关制度支持,在已有再贴现限额内留出一定比例额度作为绿色票据专项限额,取消贴现日、再贴现日之间间隔限制,不受单张票面金额限制。九江银行赣江新区分行大胆创新,先行先试,落地了江西省首单绿色票据业务,同时成功办理了省内第一笔绿色票据再贴现业务,打通了人民银行再贴现资金支持绿色实体企业的发展路径。

加快推进绿色票据实践,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绿色票据认定规则。江西省为绿色票据业务开展制定了一套完善的认定规则和业务流程,为全省绿色票据业务的规范化办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充分结合票据的流转和融资特点,考虑票据在产业链上的特定信用支付功能,召开多轮专家会,最终开创性提出认定绿色票据的两环节和三条件。即在签发和贴现环节,对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票据,可认定为绿色票据:(1)绿色主体签发或贴现的票据;(2)交易标的为绿色产品的票据;(3)交易标的用于绿色项目的票据。其中,通过交易标的或交易标的用途进行认定的,须满足交易标的或交易标的的用途属于《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

绿色票据业务流程。绿色票据业务流程包括绿色票据评定流程和绿色票据出票、贴现流程两部分,如图所示:(1)出票企业或贴现企业申请绿票打标或绿票贴现,向承兑银行或贴现银行提供绿色票据主体资质或所购买产品符合绿色票据交易要求的证明资料,并对所提供的资料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负责;(2)银行受理企业业务申请,对所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判断票据交易背景或申请主体是否符合绿色票据要求,在初步判断为绿色票据后将资料传送到第三方评定机构;(3)第三方评定机构对绿色票据进行认定,并将结果反馈至承兑银行或贴现银行;(4)承兑银行或贴现银行根据第三方评定机构出具的专业意见,对符合绿色要求的票据进行绿色标示,同时将票据绿色属性上传至上海票交所系统;(5)商业银行为出票企业或贴现企业办理票据业务,针对评定为绿色票据的业务,按照绿色票据业务操作流程为其办理承兑或贴现业务,并给予绿色票据一定的优惠支持。

加快推进绿色票据实践,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江西省绿色票据业务流程

江西省绿色票据业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具体表现为:

(1)认定标准的科学性。从交易主体、交易标的、交易标的的用途三个方面对票据是否涉绿进行判断,满足其一即可,摆脱了单一维度下由于对绿色票据认识不足所造成的应认定而未认定的情形。

(2)认定机制的科学性。由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按照评定标准进行判定,确保了绿色票据认定标准的统一性、认定程序的规范性和认定工时的有效性。

加快推进绿色票据的问题和建议

当前我国绿色票据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绿色票据普及度不高,在绿色票据业务顶层设计、配套制度等方面尚存在空白,全国各地绿色票据评定标准存在差异,绿色票据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亟需解决。

绿票发展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绿色票据推行至今,效果不尽如人意,认定标准的不统一、顶层设计的不健全以及风控机制的不完善致使绿色票据难以在市场上流通,绿色票据认定难、推行难亟需解决。

缺乏统一的绿色票据认定体系。目前,国内外对绿色票据概念尚无清晰的定义,尽管部分专家学者对绿色票据进行了界定,但未形成普遍的市场认同,人们对绿色票据概念认识不清晰,由此导致绿色票据认定存在困难。

第一,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我国绿色票据标准主要参照《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该目录对债券发行主体及相关项目进行了规定,且主要适用于大型企业或项目,与票据市场参与主体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绿色票据涉及承兑、背书、贴现等环节,涉及主体多,交易链条长,认定更为复杂。除此之外,《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对于开票主体购买非目录产品用于制造绿色目录内的产品等情形下所开具的商业汇票是否属于绿色票据范畴尚无确切指向,由于缺乏专门的《绿色票据支持项目目录》,我国绿色票据认定标准不一。

第二,缺乏权威的认定程序。对于绿色票据的认定,各省市自成标准,遵循各自的认定流程,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绿色票据评价机制,无法对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流程和后续监管进行明确,由此导致各省份之间绿色票据互认不畅,绿色票据流通受限。

第三,缺乏专业的认定机构。由于绿色票据参与主体与交易背景的绿色属性相互独立,交易各环节的绿色属性系相互独立,票据所指向的产品和产品用途绿色属性相互独立,因此在认定上具有一定的难度,绿色票据的认定具有专业性的特点,需要有资质的专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认定以确保认定的统一性与规范性。然而,现阶段我国缺乏专业的绿色票据认定机构,绿色票据认定的统一性和规范性问题难以解决。

缺乏有效的绿色票据流通机制。流通难、流通受限是当前绿色票据发展所面临的另一大难题。目前,上海票据交易所系统中仅支持对纸票和申请再贴现的票据出票人是否为绿色企业进行登记,对于电票承兑、贴现等环节尚不支持绿色标识,而且上海票据交易所尚不具备绿色票据识别功能,而仅仅呈现登记主体自主识别结果,绿色票据的市场接受度将大打折扣,缺乏权威的绿色标识,绿色票据流转难以畅通。除此之外,全国各地绿色票据认定尚无统一的标准,各地区之间绿色票据认定口径不一,绿色主体名单不能通用,给绿色票据流通带来困难,省内无法流通现象屡见不鲜,全国流通难度更巨。

缺乏健全的绿色票据顶层设计。票据的全生命周期涉及环节多、参与主体多,哪些票据可认定为绿色票据,对于满足多重绿色认定条件的票据可享受怎样的绿色票据支持力度应视具体情景而定,由此导致绿色票据管理难,需要有顶层设计统一协调。对于企业而言,可享受政策优惠或扶持是其办理绿色票据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由于办理绿色票据过程复杂,需提交证明材料繁多,且现阶段还没有明确的绿色票据政策支持,企业享受不到明显的绿色票据政策优惠,企业绿色票据办理积极性将受到影响。

加快推进绿色票据实践,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缺乏完善的绿色票据风控机制。风险是未来损失的不确定性,只要经营票据业务,就必然存在风险。绿色票据作为重要的货币市场工具,一端连接着实体经济,一端联系着金融市场,是传导货币政策、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绿色票据业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除需关注传统票据业务风险外,还需对“漂绿”等绿色风险予以足够的重视,需有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作为支撑,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到事前防控和事后化解,否则可能因“绿色”风险暴露导致违约或违法行为的发生,如对于在承兑环节作用标准形成的“单绿”票据,应充分关注后期票据流向的风险问题。

进一步推广绿色票据的建议

绿色票据是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绿色票据对于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支持绿色经济、普惠金融发展,推动企业信用发展、完善商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实施国家发展规划、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绿色票据发展应在制定标准、系统建设、顶层设计、风险防控方面实现突破。

制定绿色票据认定标准,明确绿票认定责任目标。制定绿色票据认定标准是发展和推广绿色票据的基础。绿色票据认定标准的制定应基于票据全生命周期,结合票据功能特点,综合考虑交易主体和贸易背景两个方面的绿色属性。相关责任主体应加速制定绿色票据认定标准,统一绿色票据认定口径,在可识别、可操作、可计量、可推广原则基础上,充分参照《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制定专门的《绿色票据支持项目目录》;加速建立绿色票据评价机制,建立切实有效的绿色票据评价流程,明确绿色票据监管职责;加速培育一批有资质的第三方绿色票据认定机构,对符合评定资质要求的第三方主体颁发准入牌照,建立完善的绿色票据认定体系,以保证绿色票据认定的统一性与规范性。商业银行应构建完善的绿色票据管理体系,对相关主体提交的资料进行严格审核,对主体及贸易背景是否为绿色进行审慎判断。

加速绿色票据系统建设,畅通绿色票据流通渠道。功能完备的系统建设是促进绿色票据流通的重要前提。上海票据交易所应完善系统建设,通过端口对接,实现绿色票据的实时标识。绿色票据系统建设应坚持责任导向,明确责任主体,对票据是不是绿色票据、是什么原因标绿,以及票据标识主体、用途予以充分的展示,以便于市场主体及监管机构对评价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监督和追溯。应推动绿色票据信息披露平台建设,加速绿色票据数据库建设,实现全国范围内绿色票据可查询,为绿色票据决策及监管提供数据支持。

完善绿色票据顶层设计,强化绿色票据管理机制。完善的顶层设计是推动绿色票据发展的有力保障。应加强绿色票据顶层设计,完善绿色票据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应明确票据只有在某一具体环节服务于绿色项目时,该环节才能依据绿色票据政策办理相关业务,如票据仅在承兑环节用于绿色项目,而在贴现环节未用于绿色项目,则仅能在承兑环节依据绿色票据承兑政策办理,在贴现环节视同于普通票据。对于开票、流转、贴现等环节是否具有绿色属性,可将绿色票据分为“单绿”“双绿”“三绿”票据等,针对不同属性的绿色票据组合,可予以不同强弱的政策倾斜力度。

建立绿色票据风控体系,加强绿色票据风险防控。强化绿色票据标准设计及评估管理,建立事前防范和事后追询的管理机制,防范制度类风险;加强绿色票据评估机构风险监控,跟踪研究并制定管理及处罚办法,确保评估流程规范、评估结果准确结可靠;制定绿色票据考核办法与奖惩机制,定期对各商业银行绿色票据业务开展情况进行考察;建立绿色票据风险防控体系,实现风险事前防控、事中监测、事后化解。

喜欢 (0) or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您的回复是我们的动力!

  • 昵称 (必填)
  •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友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