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票据网介绍:承兑汇票贴现、票据资讯、票据知识、票据利率、背书、风险预警等问题

2021年,有哪些信用风险值得关注?

每日一贴 债市狄仁杰 评论

2020年的信用债市场鼠实不易,给我们留下了太多深刻的印象,甚至超过了2018年的民企信用违约潮。

展望2021年,我们信用债市场可能会有哪些核心风险点值得我们重点关注呢?

2021年,有哪些信用风险值得关注?

1、2020年,由于疫情对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冲击,国家推出了宽信用政策。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的逐渐恢复,宽信用政策在慢慢地退出,社融冲高回落,市场普遍预期今年的信用政策会偏紧,重点关注部分低资质、长久期债券的估值风险。

2、关注弱资质城投的再融资风险。永煤事件之后,监管机构要求HT等机构自查结构化业务风险。从合规、风控等角度来看,券商等金融机构对债券结构化回购融资业务大概率会更加谨慎,今年结构化城投爆仓风险会明显加大。而2018、2019年,市场做了比较多的城投结构化业务,今年到期后若不能续上,发行人会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

城投公募债打破刚兑依旧很难,但是私募债的骚操作估计会越来越多。

3、转债的信用风险需要重视。近年来,由于政策对定增的限制,很多上市公司选择发行可转债来作为替代品,可转债发行大火,市场迅速扩容。这几年股市慢牛,可转债投资产品收益也给市场带来了较大的惊喜。但是,鸿达兴业和广汇汽车等发行人发生信用风险事件,导致其可转债价格暴跌,投资人损失惨重,之后,不少可转债接连破发,市场开始重新审视可转债信用风险。

4、僵尸国企继续市场化出清风险。永煤违约之前,市场认为僵尸国企最核心的信用风险点是经营缺乏市场竞争力,盈利能力差,但是有地方ZF信仰加持;而永煤违约之后,僵尸国企的再融资压力会明显加大,尤其是对债券发行量较大,面临集中到期、回售的发行人,地方ZF信仰因子会明显弱化,市场分歧也会加剧。这类僵尸国企会面临经营和融资的双重压力,会加速它们的市场化出清。

无形的手可以延缓僵尸市场化躺倒的节奏,但却难以改变他们出清的命运。

5、地产分化加剧。限制美元债融资、压降融资类信托规模、“三条红线”监管政策横空出世,严控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等,坚持“房住不炒”,严控地产杠杆,防范地产这头灰犀牛,监管对地产的态度越来越严厉。不同规模,不同经营战略的地产,债券市场分化已经越来越明显。部分业务激进、转型的中小民营地产已经发生债券违约,而部分高杠杆,重资产的高等级地产,存续债券二级市场也频现10%+,甚至更高的估值成交,而部分土储、销售情况比较优秀、杠杆比较合适的民营地产融资成本在不断的降低。

随着地产暴利时代成为过去时,融资成本的高低,可能会决定着地产企业未来的命运。融资成本低、盈利能力强、信用资质提升、融资成本更低......如此会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发行人会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发生信用风险事件。

6、中介机构尽责带来的潜在风险。监管处罚中诚信、东方金诚等评级机构、五洋案中介机构承担连带责任,监管对建设更加完善的信用债需求更加迫切。今年及以后,中介机构对债券业务预计会偏谨慎,以免踩雷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或者被监管做出其它处罚。比如,今年年度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可能会更加严格,部分财务质量比较差的发行人,可能会更换会计师事务所,而这一信息很可能会被买方评级机构解读为发行人财务质量不佳。评级机构出具跟踪评级报告,可能会相对实事求是,“评级虚高”会被挤泡沫,发行人信用恶化或难再被包庇,发行人信用评级下调风险增大。但是信用债市场的这些问题是常年累月积累下来的,处置需要讲求艺术。若处置不慎,可能会形成“处置风险”的风险。

自2018年民企违约潮以来,弱资质民企很难再正常发债,部分上市民企或者旗下拥有上市公司的集团化民企,还能够发行可转债或者可交债融资,但是整体融资空间有限,且随着市场对可转债信用风险的重新审视,部分弱资质发行人可转债融资难度可能会加大。

提高直接融资占比是大的政策方向,信用债融资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低资质民企发行人是我国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力量,如何打通他们的债市融资渠道?是一个重大的难题,我们对真正一级高收益债券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2021年,将会是充满挑战与机会的一年。

喜欢 (1) or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您的回复是我们的动力!

  • 昵称 (必填)
  •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友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