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票据网介绍:承兑汇票贴现、票据资讯、票据知识、票据利率、背书、风险预警等问题

一年破产100家,河南地产业“大清洗”,远比你想像的惨烈

每日一贴 键指财经 周健 评论

前几天上“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查阅资料,无意中发现,房地产企业成了这里出现频率最多的“常客”。看网上公布的数字,2019年,中国宣告破产的房地产相关企业数量为525家,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又有超120家房地产企业申请或裁定破产清算。

这些数字,肯定是不准确的。因为我们详细统计了自去年7月到今年7月该网发布的所有与河南企业相关的信息,发现在短短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内,仅一个河南省,就有整整100家地产企业宣告重整、清算或递交破产申请。

一年破产100家,河南地产业“大清洗”,远比你想像的惨烈

这100家,约占同时期河南各行业破产企业数量的1/5靠上。

一年破产100家,河南地产业“大清洗”,远比你想像的惨烈
一年破产100家,河南地产业“大清洗”,远比你想像的惨烈
一年破产100家,河南地产业“大清洗”,远比你想像的惨烈

以上为表一

不是说河南特殊,我相信全国各地这个基数和占比都大差不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是最高人民法院下属的权威网站,通过其“公开公告”检索,从去年7月初至今,全国各地发生的地产企业破产案件总量至少在1100件以上(存在公告信息相近、重复的情况)。

不久前有媒体说,“平均每天都有一家开发商倒闭”,现在看来,这种说法还是相对保守了一些。

当然,在全国近10万家房地产企业的汪洋大海中,这破产的1100家,只占比1%,“一瓢饮”而已,而河南的那100家企业,充其量仅为其中的几颗小水滴。

不过话说回来,一滴水中能看世界。谁说我们不能通过这100家企业的遭遇,感受到已经弥漫在整个地产界的狂风骤雨?


从去年7月初以来,河南发布破产公告的100家地产企业,被法院明令破产清算的有18家,向法院申报破产而正在审查的有15家,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的有60家,对破产裁决不服予以上诉的有7家(一般是认为自身资产大于负债,不致于破产)。终止破产程序进入良性发展渠道的,少之又少。

这就是说,这些企业基本上都处于躺在重症监护室里进行休克“化疗”的阶段,有不少还有重整价值。为何如此?其缘由,无一例外不是资金链断裂、债务负担沉重、融资困难等问题所导致。

这些企业的问题都是日积月累甚至一拖好多年的结果。郑州的竹林地产、洛阳的恒和置业、开封夷山执业,等等,其实数年前就进入了破产程序,到2019年下半年后,有关方面开始下大力气,或更换管理人,或重新招募重整投资人,相关工作加快了进度。

更多的企业则是在这一年内主动或被迫申请破产重整。无法再拖延下去了,房地产贷款政策的收紧,企业债务的大规模到期,民间融资的高成本,新冠疫情对民众收入、就业和购买力的影响,都对不少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发展,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沉重压力。

一年破产100家,河南地产业“大清洗”,远比你想像的惨烈

以上为表二

按时间顺序,2018年下半年,河南省地产企业发布破产信息公告的有41家,其中有10家正式破产重整,有28家递交申请和破产审查,剩下3家不服破产判决,进而上诉。到了2019年上半年,被裁定破产的企业有27家,其中有一少部分系2018年下半年提出破产申请的企业。真正形成高峰的是2019年下半年和2020年上半年,这两个时间段内,被裁定重整或清算的企业,各自达到了50家左右。

这就是说,最近的一年多,众多房地产企业的内忧外困达到了临界点,已到了非破产无以寻出路的紧迫关头。至于说选择重整或选择清算,其间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常常动态转化,全在于企业资产能否覆盖负债。

当然,这里面也有法院系统的推力在起作用。2019年10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关于全面提升破产审判工作水平营造法制化营商环境活动的工作方案》,要求在当年年底之前全部完成长期未结破产案件的资产处置和财产分配工作。

这种清理力度的骤然加大,无疑是2019年下半年河南省各类破产案件骤增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我们不要忘了,就在最近7个月内,破产案件又新增了50起,这,应该是房地产市场信贷收紧、竞争演化进一步强化的比较客观的反映。

也就是说,房地产企业的破产倒闭,数量上将会越来越多,频率的发生已呈加速度。


再说区域分布。

过去,我们一般都会认为陷入困境、宣布破产的房企主要分布在偏远一点的地市或一般县城。不过表一甚至表二、表三中的统计告诉我们,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越是郑汴洛这样的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目前涌现出来的破产企业越多。

以去年7月初以来的数据为例,100家破产企业,洛阳市有17家,郑州市有13家,开封市有11家,平顶山市有10家,许昌市有10家,仅这5个城市就占据了总数的一半;南阳、周口、驻马店等地基本上都在5家或5家之下,还没有呈现我们印象中惯有的“一片狼藉”“一片混乱”的景象。

当然,我们知道这并不真实。因为,首先破产“显性化”的企业少之又少,还有更多的房地产企业深处痛苦的煎熬状态中,对自身的资金链断裂、债务围城等问题都藏着掖着,“能拖一天是一天”;其次,谁都知道像南阳、安阳这样的城市,到处分布着房地产商“跑路”“躲藏”或被抓之后留下的烂尾楼、半拉子工程,它们所归属的企业没有宣布破产,其实也只是隔着一层“窗户纸”而已。

“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可以预料,随着问题的累积和各地政府对房地产“去化”问题的重视,其中一些城市久已存在地产泡沫,将会被陆续挤破。

一年破产100家,河南地产业“大清洗”,远比你想像的惨烈

以上为表三

如南阳,截止到今年6月初,累积下来的烂尾楼专项整治项目达302个,不少项目拟“通过司法途径谋求妥善处置化解”。再如安阳,历史上,当地曾公布41家涉嫌非法高息集资的公司名单,其中房地产企业占到一半以上,这些企业留下的烂尾工程,长时间成为当地政府极为头疼的麻烦事。不过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尽管“头疼”,尽管“麻烦”,安阳市近两年还没出现一例正式立案的地产企业破产案件。

相反,像郑汴洛这样经济位次比较靠前的城市,其微观层面的房地产泡沫,却被率先挤破了。比如洛阳,1年之中有13家企业宣布破产,说明前一阶段其地产市场确实热得有点过了头;郑州呢,有不少破产企业的项目位于航空港区,表明这一地区近几年并未成为地产商们的黄金宝地;开封破产企业的分布倒挺均匀,从市区到各个县都有,“郑汴融城”的政策刺激还是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居民购买力的不足,却是整个地区地产业发展的现实瓶颈。

情形类似的还有许昌、平顶山等市,前几年地产业一路高歌猛进,但区域市场并不足以消化相对过剩的产能,调控政策一出台,留下来的都是一地鸡毛。

当然,话说回来,破产的实质是债务重整,是对企业发展能力和各方关系的重新梳理,运用得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法律利器。像郑汴洛许这样的地方房地产企业破产得多,一方面说明企业主和各方债权人法律意识强,已善于运用《破产法》维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地产市场的波动,已开始借用法治、市场手段调节。

一年破产100家,河南地产业“大清洗”,远比你想像的惨烈

特别值得说一说的,还有县乡一级的房地产市场。在2018年前后发生的“丈母娘经济”热潮中,不少消费者都是负债买房,地产商顺应趋势,大规模项目下沉、渠道下沉、客户下沉;不料今年以来疫情冲击,实体经济不振,许多人无法就业和外出打工,直接导致收入和购买力下降,本无固定收入的那一部分人被深度套牢,县乡地产市场的按揭不良率只会居高不下。所以,接下来的日子,一定会有更多的地方性开发商在这股寒流中痛苦煎熬甚至坐以待毙。

新乡延津、平顶山宝丰、周口西华、商丘夏邑,等等,它们的遭遇并非个案。对这一层级的地产市场而言,已经割了一轮“韭菜”,当今情势下,哪还有更多的“韭菜”可割?

所以,一些地方市场虽未出现大量地产企业破产倒闭,如前所述,只是暂时的表面现象而已。


终于说到破产企业的规模、结构和今后可能出现的竞争趋势了。

通览一年来100家破产企业的状况,可知它们大部分可归结为中小规模的地产企业,多在自己所属的城市内有一到两三个开发项目。早些年,地产业的发展模式都是“小马拉大车”,一些开发商手中如有两三千万,就敢用“高杠杆”来撬动动辄十亿八亿的项目。

本来,地产业的利润率一般保持在15~17%之间,根本不存在暴利,但其魅力却在于“杠杆”,在于从购地环节就开始用外界各个环节的资金来“为盖房铺路,为自己赚钱”。可是现在房地产调控力度加大、融资额度收紧,仅土地款一次性交清一项,就将不少企业拦在门外,何况还有其他许多政策措施的限制。不少中小地产企业的运营难度,明显比过去大了许多。

举几个破产企业资金链断裂的案例:

河南上上置业有限公司。

这家来自浙江的企业从2010年开始就在郑州、洛阳等地的黄金地段,大手笔开发了“高铁站上上国际中心”“中部崛起大厦”“上上财富广场”等大型商业地产项目的,欲打造一系列“地标辨识码和城市名片”,4年时间累计从国有及股份制银行取得数十亿元授信额度。与此同时,该公司还在河南大力发展造纸产业,重仓投资基地,这就导致整个集团患上资金饥渴症,通过各种渠道拼命融资。无奈项目太大、太多,投入产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迫使企业频繁“倒贷”,甚至开始狂揽民间高息借款,最终导致债台高筑、资金链断裂。2015年,上上地产项目全方位停产,2019年1月和整个集团一起,宣告破产重整。

济源市河南华之源置业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6月,先是开发了济源市天坛路和谐小区,而后将主要办事机构设置在延津县,开发盛世华府小区项目。根据后来的相关破产重整公告,该公司在开发盛世华府小区项目过程中,“不断通过金融机构贷款、民间借贷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后因涉及多起诉讼案件导致项目资产被查封,大量商铺、商业中心和地下车位无法销售,最终导致公司无法及时回款、资金链断裂,企业经营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亦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该公司资产总额2.16亿元,负债总额2.3亿元。

开封夷山执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相关公告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10月,注册资本800万元,2012年以来,该公司开始分三期开发“宋韵新城”项目,开发过程中“由于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致使项目无法正常完成,于2016年11月全面停工”。2019年10月,企业被法院裁定破产重整。

一年破产100家,河南地产业“大清洗”,远比你想像的惨烈

新乡市元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该公司位于延津县,旗下开发有“延津元和·经典名门”“华特莱斯”“延绵人家”等项目,可谓多盘并举。但破产清算公告显示,该公司所开发的楼盘都处于烂尾状态,公司早就停止经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公司债务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明显丧失清偿能力,亦不存在重整或和解可能。截至2019年5月破产清算申请提交前,该公司资产评估值为2.45亿元,负债评估值为2.7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111.2%。值得注意的是,申请人为国家税务总局延津县税务局。

河南广发实业有限公司。

之所以说不少破产企业属于“老大难”企业,是有一定根据的。2020年6月,河南广发实业有限公司宣告破产清算。公告书表明,该公司早在2007年就因经营不善和资金链断裂而停止经营,“长期处于倒闭状态”,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该公司的经营范围中包括房地产开发一项。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其法人名下还有其他两家正常经营的房地产公司。

中小型地产公司目前因资金链断裂导致项目停工甚至烂尾的,比比皆是。现在各个地方常常发布诚信“红黑榜”,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欠薪、赖账、失信被执行的房地产公司,成了其中的常客,并占据了相当可观的分量。

这也就是说,不少地产公司“不是破产,就是走在破产的路上”,这句话并非虚空。比如豫中某市2019年初公布了120多家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其中地产公司就占了近30家,目前,其中的五六家已宣告破产。

当然,不仅大量的中小地产企业感觉到“难”,不少大型地产公司的日子也不好过,有的只是惯性维持而已。近期,郑州市内两家大型房地产企业连续被爆“资不抵债”“濒临破产”,情急之下赶快公开“辟谣”,而其实际情形是,因资金周转、回笼困难,公司旗下账户、资产已多次被查封执行,法人也收到限制消费令。

这种情况并非孤立,也同样在其他一些大型地产公司存在,如郑州市的河南某润置业、洛阳市的某某安房地产,等等,目前都在债务和融资的困境中痛苦煎熬。

它们或许比一般中小地产企业好一点的是,因为手中还有不少优良资产,就存在一些被其他日子好过的大型地产商并购的机会。但谁又能说,它们的“帝国大厦”不会在某只“蝴蝶”的偶然煽动中轰然倒塌?

就像嘉禾被万科收购,福晟被世贸收编时,所发生的那样。经济学者马光远曾说,房企未来会有压力,但只有当中国房地产企业100强破产比例明显上升的情况下,才能认为市场“进入寒冬”。现在,清醒的人都知道,这绝非危言耸听。


地产业“小马拉大车”的年代已经过去,同样,地产业驱动城乡经济发展的年代也一去不复返。既然这个行业传统上靠杠杆和负债驱动,现在,当这两个主要条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那么,整个产业的深度调整和企业之间残酷的“优胜劣汰”“大鱼吃小鱼”也就不可避免。

一年破产100家,河南地产业“大清洗”,远比你想像的惨烈

黄奇帆曾公开表示,今后十几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将会减少2/3以上,因为其中的八九万房企都是空壳。目前,地产业规模效应极为明显,前100名企业在市场上的销售占比达60%以上,今后还会进一步集中。

这种情况下,地产企业特别是中小地产企业的淘汰率将要加大。前几年,有一些企业老板头脑比较清醒,该收手的收手,该转型的转型,该转让的转让,该合作的合作,从而避免了进一步的滑落和沉沦。这些人明白,作为规模偏小、实力不足的开发商,一方面宏观调控压紧、融资环境越来越严酷,他们从其他渠道融来的资金成本将会越来越高,而这等于选择了不归路;另一方面,购房者对住房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小开发商根本不具备雄厚的设计、品质提供能力,只能在大型地产商的碾压下步步后退,最终缴械投降。

这里面还有一个背景,即如前所述的大型地产商的市场下沉趋势越来越明显,碧桂园、恒大、万科、中粮、华夏幸福,河南本土的建业、正商、东方今典、天伦,等等,它们的触角早就广泛伸向了县城和乡镇。以荥阳市为例,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地产50强中已有19强在该市安营扎寨,当地的地产商要么卖地求生,要么攀附合作,只有极少的强大者可以继续活得安枕无忧、逍遥自在。

荥阳属于郑州的“西美”,地产开发价值自然极大。而其他更多的三四线市县市场,现如今受开发商和各种金融投资机构的欢迎程度,已大不如前,一些地方在上一轮的开发热后,已出现大面积的半拉子工程或空城。可以预料,这里将会有更多的地产商走向破产,走向被“清洗”的命运。

一年破产100家,河南地产业“大清洗”,远比你想像的惨烈

明年的这份名单,还要继续罗列下去吗?在我们的视野里,还会有哪些知名或不知名的地产企业,在这个风雨飘摇之际走向阵亡?

不知道,但,好像我们又已经知道了。

喜欢 (2) or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您的回复是我们的动力!

  • 昵称 (必填)
  •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友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