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票据网介绍:承兑汇票贴现、票据资讯、票据知识、票据利率、背书、风险预警等问题

保兑仓票据业务案例研究

每日一贴 问天票据网 评论

本文探讨了供应链融资与保兑仓融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从具体的保兑仓票据业务的案例出发,对该业务进行深入分析。从参与各方角度对该业务进行需求分析,解释了保兑仓票据业务对参与方的有利之处。根据对该业务进行特色分析,将保兑仓票据业务与其他供应链金

本文探讨了供应链融资与保兑仓融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从具体的保兑仓票据业务的案例出发,对该业务进行深入分析。从参与各方角度对该业务进行需求分析,解释了保兑仓票据业务对参与方的有利之处。根据对该业务进行特色分析,将保兑仓票据业务与其他供应链金融模式相对比得出保兑仓业务优势,最后对该业务进行问题分析,找出该业务所存在的问题,为保兑仓业务改进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在对保兑仓理论的分析中发现了该业务对票据市场的推动作用,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巩固核心企业销售渠道等作用。

作者:江西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 谢扬帆 研究方向:票据经营与管理

1. 引言

我国中小企业在缓解就业压力、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和优化社会结构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他们的发展却受到了众多因素限制,广大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不少难题,其中最为限制企业发展的问题便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银行等金融机构大都因为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差、可抵资产少和企业信用低等特点而拒绝给中小企业贷款,以致许多有着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发展不得不面临融资难的困境,生产始终限制在原有规模,严重影响企业发展。

随着现代金融创新的不断出现,学术界创造性的提出了保兑仓融资概念,通过众多学者对供应链金融业务与保兑仓业务深入的研究,最终促使金融机构成功对广大中小企业应用保兑仓业务进行融资服务,通过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融合,有效地缓解了广大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和信用不足的难题。无论银行还是企业都能够通过保兑仓业务受益并能够有效地加强整个融资供应链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保兑仓融资是将票据应用于供应链金融的一种创新业务,它的产生和发展得到了各参与方的关注。由银行确定为经销商提供授信服务开具承兑汇票,供应商收到汇票后按银行要求将货物送到指定地点,银行根据销售商所交资金通知物流企业发货,若在合同到期时销售商未能将所有货物提取,供应商则承担商品回购责任。该业务中银行通过供应商承诺回购降低其信贷风险,而融资企业以银行信用作为桥梁,按照自身经营状况分批提取货物并支付货款,有效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保兑仓票据业务的开展通过运用票据来解决中小经销商的融资问题,同时经销商享受了批量采购优惠,促进了供应商货物的销售,为银行增加利润源,实现多方共赢。

本文将就保兑仓票据业务这个话题进行研究,主要是通过个案来引出话题从而进行进一步探讨。

2. 保兑仓票据业务案例介绍

2.1 保兑仓票据业务现状

2.1.1 企业运用票据融资情况

票据融资,是指票据持有人在资金不足时,将商业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额支付给收款人的一项银行授信业务,是企业为加快资金周转促进商品交易而向银行提出的金融需求。票据到期时,银行可持票据向承兑人收取款项。

是指票据持有人在资金不足时,将商业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额支付给收款人的一项银行授信业务,是企业为加快资金周转促进商品交易而向银行提出的金融需求。票据到期时,银行可持票据向承兑人收取款项。

2018年11月份,我国票据融资2341亿,同比多增1956亿,今年以来票据融资同比一直多增,票据冲量仍是推动新增信贷同比多增的主要原因。短期贷款减少140亿,同比少增337亿[1]。这意味着融资工具票据化的趋势已形成。目前,央行正加大再贴现操作力度,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引导银行资金投向小微企业。

2018年全年,票据承兑发生额为18.10万亿元,同比增长24.84%;贴现发生额为9.91万亿元,同比增长38.83%[2],其中小微和民营企业票据超过80%,有力地支持了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保兑仓票据业务案例研究

图2-1 2018年票据市场承兑量

资料来源:上海票交所
保兑仓票据业务案例研究

图2-2 2018年票据市场贴现量

资料来源:上海票交所

在商品交易过程中,无论是何种交易方式,只要资金支付完成,便可产生的一定的交易成本,只是交易成本的承担者不同而已;若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引入信用交易,便可以真正降低交易双方的财务成本。票据拥有着信用叠加、远期支付、流动性强等多种特点,叠加了承兑人、背书人、贴现人等多重信用,是将货币资金交易转换为信用交易的合适的金融工具与交易机制。利用票据的信用叠加效应来弥补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不足,同时降低中小企业商品交易过程中的信用风险。此外,票据赋予企业最长一年的付款期限,使其具备远期支付功能,并且能在贴现后可以进入银行间票据市场。这些功能使得票据可以和银行保兑仓业务结合在一起,更好地为企业融资。

2.1.2 保兑仓业务的特点

保兑仓融资的特点有:

保兑仓票据业务具有整体性。保兑仓融资通过注入外部资金给中小企业使得整个供应链企业达到协调。中小企业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获得银行的票据额度,银行为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不仅为各企业提供短期融资,还为出于不同产品生产链条的中小企业提供针对性的中长期融资方案。保兑仓业务通过票据在供应链的传递来对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引导与控制,使各参与方成为一个团体,促进了供应链的价值增值,因此保兑仓融资业务具有整体性。

保兑仓票据业务具有自偿性。在保兑仓融资业务中,中小企业借助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信用向银行获得贷款,售出商品后再用现金回流向银行偿还货款,这种循环式的自偿性贸易不仅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还降低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保兑仓票据业务具有长期稳定性。供应商、经销商和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保兑仓票据业务处于一个较稳定的供应链网络,不但使整个产品周期正常运转,还提高了供应链网络的整体竞争能力。与此同时,稳定的贸易和长期的合作降低了交易成本,各企业为了自身长远、稳定地发展,将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整个供应链的资金流和企业的运营状况上,进而稳固保兑仓票据业务中各参与方的合作关系,增强供应链整体实力。

保兑仓票据业务具有风险易控性。保兑仓业务开展过程中,金融机构、供应商和经销商三方签订的协议,经销商所融额度运用于购货交易中,确保了金融机构所贷资金运用在真实的贸易中。金融机构在保兑仓业务依靠所处的供应链的封闭性和稳定性对所贷资金进行监督,同时金融机构还可以通过企业申请提货情况了解企业的大致运作情况,控制内部融资风险。此外,物流企业对供应商的货物的实时监控,可降低金融机构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系统外部风险。在某些保兑仓业务中协议规定的核心企业对未销售货物的回购义务,降低了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通过监控保兑仓票据业务中的产品流向和交易票据,银行可以确保单笔交易产生的现金流正常回笼。

2.2 案例背景

2.2.1 供应商背景介绍

A公司是一家大型的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亿元(人民币,以下同),公司的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为300亿元,实现净利润20亿元。公司主要产品为各种线材和各种类别的特殊用途的钢,年生产线材能力500万吨,是国内较大的线材生产基地,公司是大型钢铁制造集团。该钢铁公司财务状况良好、资产规模庞大、信誉优良。公司为了开拓某地市场,决定通过扶持发展自身的经销商销售渠道,优化下游经销商企业的融资规模,促进经销商的产品的销售能力,来扩大公司在当地的市场份额。而下游经销商企业都是经济实力不是很强,企业规模有限,难以获得银行贷款,且企业往往要求经销商企业先将货款支付再发货。此前,企业通过对下游经销商进行部分产品赎销等措施来缓解经销商的资金周转难题,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企业发现企业拥有大量的应收账款,造成企业本身财务压力较大,影响自身的资金链的安全。现在企业考虑使用保兑仓融资来满足企业发展,既能使下游经销商企业扩大销售额,实现企业的扩大市场份额的目标,又能使自身资金周转加速,确保自身资金链稳定。

2.2.2 采购商背景介绍

B经销商是当地的大型钢材经销商,也是公司在该地区的最大经销商企业。公司注册资本为1500万元,资产规模达3亿,年销售额达20亿元。公司是该地区的钢材经销商的优质企业,是众多大型钢铁厂在该地区的一级代理商。由于经销商自身资金有限,而所经营的钢材又是资金密集型产品,传统银行贷款也难以满足企业的进一步扩展经营的发展需求,经销商也希望通过保兑仓融资进行融资来扩大自身规模。

2.3 案例简介

企业要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支持,尤其是小企业客户,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融资能力不强,且融资成本高,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发展。本案例中钢铁经销商B就是这样一家企业。该公司生产的产品为热销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处于上涨之中。该公司为采购钢坯、带钢扩大经营,增加销售收入,实现更大的利润,急需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周转,以便订货,完成订单的销售,因此向当地多家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都因企业规模小,财务报表不规范,并不能提供有效的房地产等符合银行认可的担保,被几家银行拒之门外。经销商B是供应商A的主要销售经销商,目前供应商A公司投资扩大了自己的产能,资金也非常紧张,要求经销商预付全款提货。经销商B由于自己资金实力弱,规模较小,不能完成钢铁供应商A 对其规定的采购任务,有可能失去一级经销商的资格。而该经销商的下游客户资金实力比较大,需求比较旺盛,全部实行货到付款的结算方式。因此该经销商最大的苦恼就是达不到银行的贷款条件,无法获取贷款采购更多的钢坯、带钢,完成供应商A对其规定的采购任务失去发展壮大的机遇。同时供应商A也想让银行扶持自己的经销商发展壮大,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根据经销商的供应链情况,银行制定了保兑仓业务的融资服务方案:

保兑仓票据业务案例研究

图2-3 业务流程图

(1)银行与供应商A、经销商B签订保兑仓三方协议,协议中约定若出现承兑汇票到期时经销商B未完全提货的情况,供应商A 无条件按原价款回购货物并将货款返交银行。同时银行与经销商B签订银行承兑汇票承兑3亿元,首笔保证金比例不低于50%,商票贴现承兑人授信1亿5千万元,配套自有资金比例不低于50%。

(2)银行发放以A公司为收款人的银行承兑汇票,A公司在银行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贴现的利息由B公司支付,同时银行向B公司收取 0.05%的手续费。A公司在收到贴现资金后,视同B公司支付了预付款,安排生产并将融资对应的货物标记物权转移,等待银行指令发货。B公司首次申请提货时,可以使用之前存入的保证金。

(3)经销商B后续提货时,填写提货申请书,并交存与所提货物金额相同的提货保证金到指定账户。在此融资方案的执行中始终保持保证金余额 +未提存货 =银行承兑汇票金额。

(4)银行确认保证金已入账,并取得《保证金入账、冻结通知书》或相关凭证,通知供应商A企业按提货通知书要求放货给经销商B。

(5)供应商A根据提货通知书的要求放货给经销商B。B公司收到货物后再反馈给银行《货物收到告知函》。

(6) 如上述周转,直到经销商全部提完存货,并解付银行承兑汇票。

(7) 融资到期前10个工作日,如果银行承兑汇票等对应的保证金金额不足 100%或融资债务本息尚未清偿完毕,客户经理催促经销商回款,另一方面银行向A公司发出《退款通知书》,要求其将差额款项汇入银行指定的银行账户。

保兑仓票据业务的操作方法也呈现多样性,经销商既可以采用现金方式提货,补足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敞口,也可以采用合格的银行承兑汇票质押提货。但是,以第二种方式提货,必须考虑:经销商提供的合格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日早于银行承兑的银行承兑汇票,即在银行承兑的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前,客户提交的合格银行承兑汇票能够托收回现金保证支付,则可以考虑 100%全额质押提货;经销商提供的合格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日晚于银行承兑的银行承兑汇票,即在银行承兑的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前,客户提交的合格银行承兑汇票还没有到期,则应当考虑扣除贴现利息的合理质押率,并要求客户提供所有的贴现手续,防止万一客户不能到期缴存保证金置换票据的风险。

3. 保兑仓票据业务案例分析

3.1 保兑仓票据业务需求分析

3.1.1 供应商需求分析

A核心公司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稳定自己的销售渠道,准备对经销商进行融资支持,但是直接对经销商融资存在较大的困难。直接融资可以采用赊销的形式,赊销会造成下游企业对核心企业资金的占用,而且下游企业的信用等级较低,如果到期不能还款,则会造成A核心公司大量的应收账款坏账,财务报表恶化。并且在目前的供应链结构中,A核心公司与下游企业的合作大都采取部分预付款的形式进行,占用下游企业资金进行生产经营,由于钢铁行业利润的下滑,A核心公司的流动资金也日趋紧张,对下游企业的直接融资更加不现实。若是以担保方式提供支持,则不占用A核心公司自有资金,在经销商产品可以顺利销售给终端客户获取回款的前提下,为下游企业提供担保的风险较低,承担回购担保为经销商获取银行资金既能改善A核心公司的财务状况,又可以实现壮大销售网络的目标。

保兑仓票据业务的满足了供应商的需求:

(1)扩大了销售渠道,增加了市场份额,提高了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为经销商提供保兑仓业务融资服务,解决了经销商融资难问题,钢铁企业通过对经销商企业的培植,稳定和扩大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增加了市场份额,增强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减少了应收账款占用,提高了资金效率。在整体钢铁形势下行,下游企业资金短缺不能足额预付货款的情况下,在钢铁企业的会计报表上,如果未使用保兑仓业务,经销商赊销货款在会计报表上反映为应收账款,时间久了有形成坏账的风险。若钢铁企业需要资金,单独向银行贷款,在会计报表上又将有负债存在。而使用保兑仓模式,经销商的货款全部以银行承兑汇票的形式支付,于是在钢铁企业的会计报表上既实现了销售收入,又不存在应收账款。钢铁企业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将收不到经销商的现金,若在承兑汇票到期之前需要现金的话,钢铁企业得向银行支付贴现利率之后才能将汇票兑现;还要承担经销商未缴足保证金差额退款的风险。

3.1.2 采购商需求分析

B经销商公司是A核心公司合作最稳定也是最大的经销商,B经销商公司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企业流动资金不足。B经销商公司想达到 2020 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 63 亿元、净利润 13000 万元的目标,该企业自有流动资金已不能满足其正常经营的需求。但是B经销商公司的资金周转速度高于行业内平均水平,如果能获得融资支持,B经销商公司可以较快的创造出利润还款,如果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贷款,则B经销商公司可以在一年内创造出较高的收益。B经销商公司虽然利润可观,但从公司人员规模上看仍属于中型企业,并且没有可以提供足额担保的不动产,加上钢铁行业近几年不良贷款率较高,以传统的业务形式从银行获得贷款较为困难。

B经销商公司与A核心公司有稳定的上下游合作关系,二者合作年限长,彼此之间贸易占比高。按照银行供应链融资的营销策略,B经销商公司在上游对A核心公司供应原材料形成的应收账款可以用应收类业务进行融资,在下游销售A核心公司产品可以用预付类业务进行融资。经调查,B经销商公司对A核心公司的应收账款在银行申请办理保理业务已质押,保理金额 15000 万元。B经销商公司目前存在的资金缺口主要是用于从上游供货商A核心公司购买钢坯、带钢的预付款。

保兑仓票据业务的满足了经销商的需求:

(1)为经销商提供了融资便利,解决预付货款的资金困难。以一次性投入较少的资金,享受了较高额度的销售折扣,以较小的保证金投入迅速扩大贸易规模,实现杠杆效应,增加盈利,加速资本积累。

(2)对于销售季节性差异较大的产品,销售商可以通过在淡季批量订货,旺季销售,获得更高的商业利润。

(3)通过银行信誉的介入,使得买卖双方很容易达成交易,实现买卖双方互利共赢。

3.1.3 银行需求分析

从银行角度分析,保兑仓票据业务的满足了经销商的需求:

(1)借助钢铁企业的信用和担保加强对经销商的控制,因此银行与企业的关系不再像传统融资那样单一,银行对经销商的控制能力增加,降低授信风险。

(2)开拓新的市场和客户,降低营销成本,增加获利。钢铁企业对自己的供应链本身已择优选择,通过保兑仓业务,银行达到通过钢铁企业开发新的优质经销商群体的目的。

(3)提高中间业务收入。通过该产品商业银行向经销商收取承兑汇票承诺费,承兑汇票手续费,保兑仓业务管理费等费用,提高中间业务收入。

(4)提高了银行资产的风险防控能力。伴随物流和资金流的封闭运行,钢铁企业的存货以及经销商的提货权由商业银行监管,达到银行控制货权的目的;经销商将销售回款汇入商业银行指定的销售结算账户。银行在整个供应链中掌握着钢铁企业和经销商销售信息,提高了银行资产的风险防控能力。

3.2 保兑仓票据业务特色分析

3.2.1 票据应用于保兑仓业务优势

本文保兑仓案例运用了票据来发挥其融资功能,其特点是先票后货,即在B经销商(融资企业)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后,银行开出承兑汇票,收票人为供应链上游核心企业A供应商,承兑人为银行,上游核心A企业在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则按银行指定的物流企业仓库向其发货,等待货物进入仓库后便转为仓单质押,物流企业(仓储监管方)根据银行的指令分批将货物为中小企业发放。在此过程中,票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首先,票交所的成立使得商业汇票将成为银行间市场可交易的标准化产品。央行通过票据交易所充分发挥再贴现业务在投量、投放、利率引导和传导等方面的作用。在钢铁贸易过程中加大对票据的创新将更加有利于央行对该行业的调控。同时票据交易所的平台功能和传导调控功能也降低了票据使用的风险,提高交易效率。其次,银行承兑汇票与商业承兑汇票的签发不仅可运用于该业务参与三方还可以使用于整个供应链的后手,从而减少前手的融资成本。票据具有贴现功能,贴现之后可以将商业信用转变为银行信用,可以解决企业相互拖欠的问题,强化企业的契约意识,有助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其三,票据受到法律的保护,具有明显的债权债务关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票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兑仓业务的推广将更好地发挥票据市场在服务经济金融领域的功能作用。

3.2.2 保兑仓票据融资对于其它供应链产品的优越性

供应链融资将资本、物流、技术、信息等资源进行整合,以降低风险为目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银行与企业各方创造价值。根据钢铁行业供应链运作流程与环节,从上游采购环节来看,主要开展的是预付款融资模式,包括了银行、核心企业、融资企业的三方模式和有第三方物流监管企业参与的四方模式。在生产加工环节主要是存货质押融资模式,包括了仓单质押和动产质押模式。在下游销售环节主要开展的是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主要包括了应收账款质押、商业汇票贴现和应收账款保理模式。

保兑仓票据业务案例研究

图3-1 钢铁行业供应链种类

针对钢铁行业供应链的特点和企业参与的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国内保理融资模式、保兑仓融资模式、动产质押授信融资模式。

(1)国内保理模式

国内保理属于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的一种。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主要针对的是处于供应链上游的钢铁企业,以这些企业尚未到期的应收账款作为担保物向银行申请融资的模式。在国内保理模式下,钢铁融资企业以卖方的身份与作为买方的核心企业签订真实的交易合同,产生应收账款。融资企业将应收账款抵押给银行,以交易合同中的应收款项作为还款的主要来源,从而获得银行的贷款。其具体的操作流程是融资企业和核心企业双方首先签订赊销合同,融资企业向银行申请国内保理业务之后向买方发货,并向银行转让应收账款,书面通知核心企业。待审核完应收账款发票后向卖方放款,买方到期后支付欠款,如逾期未能付款,则银行向买方催款,银行向卖方这边逐笔核对并销去应收账款。在该融资模式中,上游的钢铁企业、钢铁核心企业、银行都参与到融资过程中。

(2)动产质押授信模式

动产抵押信贷模式是一种存货融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融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用银行认可的质押物来申请融资,融资企业将企业自身合法拥有的存货交付银行认定的第三方物流监管公司进行监管,没有转移货物所有权的,根据银行的抵押品的价值给予企业资金的一定比例。该模型分为静态和动态服务承诺抵押两种操作模式。静态质押融资业务交付模式只能支付赎金的商品,不能以货换货。在动态质押模式下客户可以使用符合银行监管要求的、新的等值货物来替代打算提取的货物。具体操作流程为首先借款企业向银行提出动产质押融资申请,银行与借款企业、仓储监管方签订监管协议。借款企业将存货质押给银行,银行委托仓储管理企业进行监督。根据不同类型的产品,银行设置适当的抵押率,据此确定贷款量。之后,借款人收入替代用现金或换货的方法来提取货物质押。钢铁核心企业实施该融资模式后所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仅仅是在发生最坏情况时将融资企业的质押货物回购,从而有效的维护了自身的分销渠道,使其稳定、良好、的运营。对于钢铁中小融资企业而言,仅仅利用企业质押的存货便获得了短期贷款,填补了流动资金的缺口,同时不影响质押钢材产品的销售。对于银行而言,获得了更多的利息收入和丰富的客户资源。

(3)保兑仓模式

保兑仓模式属于预付款融资模式的一种。在这种模式下,钢铁融资企业通过向银行提出融资申请,银行收到申请以后向其发放贷款,核心企业收到融资企业货款后则出具提货单给融资企业,融资企业再将提货单抵押给银行,随后以分次向银行打款方式分次提货。银行掌控质押货物的提货权,物流企业在该融资模式中作为监管方协助银行对货物进行监管,物流企业根据银行的要求分批将货物发给融资企业。当融资企业获得销售收入以后,再向银行缴纳保证金,不断重复上述过程,直到质押物到期。核心企业在此前与银行签订了回购协议,当融资企业无法偿还贷款时,由核心企业回购剩余的质押货物。银行承担最终的质押货物的变现风险。

(4) 三种融资模式风险比较

通过上文几种融资模式的分析,钢铁行业供应链三种融资模式运作机理具有一定的相同的地方,都是以交易为背景,考察融资企业的财务状况、核心企业实力、物流企业资质和质押物的质押风险,比传统融资企业更具有优势,都能实现银行和企业各方的共赢,但由于三种模式各方承担的风险有所不同,因此风险控制与管理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国内保理模式的风险主要是银行能否从融资企业那里及时获得清偿。银行如果对应收账款票据的真实存在性和转让情况审查不及时,当企业之间的交易存在虚假性,出质人虚构应收账款,则贷款银行很难从借款人那里获得清偿。其次,银行贷后管理欠缺,融资企业的贷后管理不及时跟进,没有跟踪贷款资金的用途,缺乏资金用途的合理性给银行带来潜在的风险。另外,核心企业的资质的好坏也会产生融资风险,因为核心企业自身实力不强或者与银行关系不密切就会使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

动产质押授信模式的风险主要是质押物的产权所属不明确。首先,如果产权不清晰,融资企业一旦将有争议的或者物权不明确的存货进行质押时,银行就会面临融资信用风险。其次,钢铁物流企业的业务能力不成熟、管理不善等原因会导致中小钢铁企业信用风险的产生。此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质较差,缺乏较强的融资担保能力,违约赔偿实力不强,都有可能造成银行的信贷风险。当物流企业对质押存货的流动性和价格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没有进行及时的评估并给予反馈,质押物的价格低于融资的额度,就会加大中小钢铁企业的违约动机,另外流动性弱的质押物会增加银行变现、拍卖,及时回收贷款损失的困难,从而增加违约风险。

保兑仓融资模式的风险不同于其他模式,首要考虑的风险主要是供应链中企业贸易的真实性,需要重点考察融资企业的风险因素,核心企业的资质及其商品回购能力。其次,银行需要承担质押商品的质押风险带来的损失,严防物流企业监管不强给银行带来损失。此外,供应链合作关系也会对银行融资决策造成影响。保兑仓融资模式是钢铁行业供应链最主要的融资模式,相对于传统融资模式而言,保兑仓融资能给银行、融资企业和核心企业带来的双赢,在风险管理方面优势更为明显。银行通过参与保兑仓融资,扩大了的业务规模,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钢铁融资企业通过保兑仓融资进行融资,有效地解决了以往没有足够的资产抵押担保的问题,快速回收了企业的资金,加速自身资金的周转。对核心企业来说,扩大了产品的销量,实现了下游融资企业的规模采购,巩固发展了自身的销售渠道,实现了产品的规模销售。

3.3 保兑仓票据业务问题分析

3.3.1 风险分配方面不合理,没有实现风险共担

就钢铁行业上游受到煤电、物流、矿石等价格大幅上涨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挤压,下游则受建筑、汽车、船舶、机械、家电等主要用钢行业需求增长减弱的影响,钢铁企业利润十分薄弱。从保障银行资金的安全出发,按照银行的要求,钢铁企业作为生产商对银行承担了一系列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在操作流程中稍有疏忽,履行责任不到位,钢铁企业就要对银行承担资金赔偿和资金担保的责任。

分析传统的保兑仓融资模式,可以发现除了制造商贡献了自己的信用,银行贡献了自己的低成本资金外,经销商没有对系统改善作出明显贡献。在实际商业运作中,制造商在银行要求下承诺对未销货进行回购,这就分散了经销商的积压风险,使得经销商倾向于超量订货而且保留努力。但制造商为了吸引银行参与,以盘活下游资金流,进而提升供应链绩效,很多情况下难以与实力强大的银行讨价还价。这就造成了制造商的两难问题,制造商必须设计某种机制,在保证银行方面积极参与的情况下,激励经销商保持合理的订货量和较高的努力水平,从而达到供应链的协调。所以业务改进的方向是对经销商进行一定的约束,让其贡献与收益能够匹配。

3.3.2 缺乏严格有序管控运行机制

由于保兑仓票据融资涉及了众多的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本身往往面临着各种问题。同时,整个供应链业务处在时刻变动的市场活动中,任何相关的市场的大幅波动都可能使保兑仓票据融资受到干扰。尤其是当今网络社会,对供应链融资引进了大量的相关信息技术,也由此带来了巨大的融资风险——操作风险。因此整个供应链的活动都需要大量的人为的审核、监控。建立一个严格有序的运行机制对保兑仓票据业务进行管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3.3 保兑仓业务存在风险

(一)银行面临的风险

(1)来自钢铁生产企业的风险。如果钢铁生产企业出现诸如产品质量、供货不足等问题,银行的授信风险就增大。

(2)来自经销商的风险。对于经销商的生产经营状况不了解,经销商可能出现不能按期按规定缴纳保证金的情况。

(3)来自整条供应链的风险。供应链从方案的设计到实施,对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信用和商誉,完善、可靠的质量保证和技术监督,供产销各环节的无缝对接,突发事件和售后服务的应急预案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造成银行的资金风险。

(4)来自供应链交易的真实性风险。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如存在钢铁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合谋骗贷的可能性,虽然经销商向银行缴纳保证金,钢铁企业对差额进行了担保,但对于最为重要的提货权定义为物权还是债权的争议比较大,作为物权的话,银行就有无限追索权和排他权,但如果作为债权,银行的保障力就大大减弱,仅限普通的债的请求权。

(二) 企业面临的风险

(1) 经销商资信度遭到破坏的风险。资信度是指企业借贷中的偿债能力、履约状况、守信程度及由之而形成的社会声誉,直接关系到其社会地位和人格尊严,资信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一旦经销商发生不能足额缴纳保证金的情况,其资信度遭到破坏,通常会影响其正常的经营活动,进而影响其经济利益,最终会引起损失赔偿。

(2)资金链条断裂的风险。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离开了资金,就像人体离开了血液一样,无法生存。经销商因资信度受损,无法从外部融资,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资金链条断裂的风险。一旦资金链条断裂,将会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进而牵一发而动全身,发生更为严重的后果,甚至直接导致企业破产。

(3)合作中断,业务终结,法律诉讼的风险。经销商如果发生不能按时、足额缴纳保证金的情况,首先面临着与钢铁企业、商业银行合作中断,业务终结的风险,一旦进入诉讼程序,不仅浪费精力、金钱,而且使企业生产经营和品牌名声受损,甚至于发生权利丧失、侵权、刑事责任等风险,对企业往往产生致命的打击。

4. 保兑仓票据业务的风险防控措施

4.1 银行对保兑仓票据业务风险防控措施

建设银企信息平台。保兑仓融资业务是一种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与一体的现代化的融资模式,其中银行信息流的掌握尤其重要。只有银行充分掌握了供应链上下企业的经营状况、资产负债和资金流向等信息,才能够做出正确的风险评估。此外,只有充分掌握了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了解企业的融资需求,才能够研发出针对性的融资产品,提高银行自身的经营水平,才能够有效地控制银行的信贷风险。

加强供应链企业尤其是核心企业的信贷审核。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应当严格审查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资产信息等。尤其是核心企业的行业地位、发展前景、资产状况、资信状况等相关风险评价指标,以及对核心企业的回购能力和对下游中小企业的担保能力进行全面的审核、评估,只有在满足一系列的银行信贷指标的前提下才能给整个保兑仓融资进行借贷。

严格控制保兑仓融资的准入门槛。同时加强对供应链融资的真实性事前审核,防范核心企业、下游中小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合骗贷,在供应链融资中始终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有效监管。

制定规范化的信贷流程。银行在进行保兑仓融资时,应进行一系列的规范化的信贷流程。对整个供应链中的企业尤其是核心企业进行谨慎严格的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企业所处的行业、市场地位、主要竞争对手、运营模式、资产与财务状况等指标进行评估。当核心企业面临着外部经济的变化或政策变动时,应及时分析与控制对供应链企业的信贷。此外,还需要对整个供应链的整体进行分析。通过将核心企业与下游中小企业进行整体的评估,分析整个供应链的关联度、稳定性和对其进行整体授信的风险大小,建立一整套供应链的风险评估体系,严格按照银行的客户评价体系来考察供应链的融资风险。只有严格、准确评估整个供应链融资的风险,银行才能够有效地了解保兑仓融资的整体授信的风险大小,才能有效地控制信贷风险;只有严格按照规范化的信贷流程对保兑仓融资进行审核,才能有效避免融资风险。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有效地识别供应链融资风险。在我们进行授信后,银行也必须对这些指标进行跟踪、分析,一旦相关指标恶化,银行将采取相对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最后,建立风险预警报告机制,完善各种风险预案。

4.2 企业对保兑仓票据业务风险防控措施

保兑仓融资本身是由多个企业联合参与的融资模式,因此,企业如何控制自身的风险成为整个保兑仓融资风险控制的关键。

(1)加强企业自身经营管理。参与保兑仓融资的企业一旦某个企业发生问题导致经营困难,都将波及整个供应链。每个参与企业的经营状况都将深刻的影响供应链的稳定。其中,尤其是核心企业,作为整个供应链融资的核心企业,一旦发生经营困难,将使得整个供应链面临巨大的风险。因此,每个企业应该加强企业自身的经营与管理,有效地控制自身的风险。

(2)加强供应链间的沟通与协作。保兑仓融资是一种将多个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联合起来进行信贷融资的融资模式。只有每个参与供应链的成员企业积极的参与供应链的沟通与协作,才能够形成一个有竞争力的、稳定的供应链整体,才能够保持供应链的整体稳定,降低整个供应链的融资风险。

(3)建立科学、系统、完善的票据管理制度。严格票据业务收支考核,避免票据预算流于形式。防控票据管理风险,盘活存量票据,加速流动资产周转并提升资金集中度。

4.3 政府对保兑仓票据业务的风险防控措施

政府在保兑仓融资中应做好自身的职责,通过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相应的金融监管活动,为保兑仓融资的安全高效的展开提供有力支撑,有效地降低供应链融资的风险。

(1)保持相关政策稳定性。钢铁行业容易受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相关政策的变动都可能使得保兑仓质押物的较大波动,进而影响着保兑仓融资的稳定。因此,相关政策的制定时应尽量保持政策的延续与稳定,使市场能够较为平稳的发展,有效降低保兑仓融资的风险。

(2)加强金融风险监管力度。在保兑仓融资中,有银行、核心企业、中小企业等的参与,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融资整体。政府在进行金融风险管控中,应着重监管银行的融资风险,监控银行的相关风险控制指标。同时,对参与的供应链企业尤其是核心企业应重点关注,一旦供应链融资发生风险,立即采取应对措施,防止风险的大范围蔓延,有效控制整个市场金融风险。

(3)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等制度建设。政府应当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从法律层面控制供应链融资的风险。首先,应制定相关法律明确供应链融资的具体服务规范,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减少供应链融资的不确定性;其次,完善相关制度,充分发挥相关政策的激励作用,促使供应链稳定发展;再次,制定相关配套制度,鼓励银行等机构提高对中小企业融资的融资规模,为供应链融资提供“个良好的规范化的环境。通过制定相对应得法律法规,有效地控制融资中的相关风险。

喜欢 (4) or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您的回复是我们的动力!

  • 昵称 (必填)
  •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友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