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票据网介绍:承兑汇票贴现、票据资讯、票据知识、票据利率、背书、风险预警等问题

商业嗅觉从哪里来?

每日一贴 问天票据网 评论

上篇从莆田系说起,谈到了思维模式,独立思考,教育理念等等问题,但从收到的反馈来看,大家都对于商业嗅觉这一点非常感兴趣。今天就来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强烈的生存动机 人生的最大欲望和最低欲望是什么?无疑就是三个字:活下去! 如果把人比成一

上篇从莆田系说起,谈到了思维模式,独立思考,教育理念等等问题,但从收到的反馈来看,大家都对于“商业嗅觉”这一点非常感兴趣。今天就来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商业嗅觉从哪里来?

一、强烈的生存动机

人生的最大欲望和最低欲望是什么?无疑就是三个字:活下去!

如果把人比成一台机器,强劲澎湃的动力,无疑是人生成功的第一要素。但是这种动力从哪里来?无非有两种方式,一是从外界来,父母的期望,学校的教育,榜样的力量,等等;另外一种是从自己内心生发出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活下去”的愿望。这是人的本能,也是人的天性,换句话说,当一个人被逼到活不下去的时候,他就会焕发出无穷的力量。

一个没有生存危机的人,是很难获得这种原始动力的。看看城市里那些一直在父母卵翼下生活的孩子,和身处社会底层的孩子,对比一目了然。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富二代很容易成为纨绔子弟,而他们的父辈,却能够成就大业?原因就在于,他们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前者是没有动力去改变人生的,而后者,由于恶劣的环境,生存的希望,让他获得了汹涌澎湃的人生动力。面对同样的困难,他们的人生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商业嗅觉从哪里来?

我清楚的记得,当我刚刚离开央行机关,下海创办律师事务所的时候,身边有几个年轻人,都在参加司法考试,这个号称“天下第一考”的考试难度确实比较大。其中一个是来自福建少数民族地区的畲族孩子,在司法考试中一炮打响,而另一位来自城市的女孩子却沙场折戟,铩羽而归。考试结束之后,我听见他们二人在交流司考复习经验:

女孩子说:我把司法考试的复习资料(大概有一,二十本),都完整地学了三遍,为什么还是考不上呢?

男孩子反问她:你知道我把这套司考复习资料学了多少遍?

女孩子说:难道你还看了10遍?

男孩子很沉稳、但是很自信的告诉她说:我看了30遍!

这段对话,形象地说明了:在面对同一困难或者问题的时候,一个有生存危机的人和一个没有生存危机的人的心理状态以及他们努力的程度,差别是非常非常大的。所以结局当然也就肯定不一样。

商业嗅觉从哪里来?

我出生在一个殷实的教师家庭,父亲是校长,母亲是教师。从出生到记事,家里从来没有为生活困难、经济拮据而犯过愁。但是文革开始,家庭受到了巨大冲击,父亲被批斗,母亲也进了牛棚,我成了狗崽子,处处遭人白眼。这一人生的巨大变故,在我未经世事的心灵里,掀起了滔天的巨浪。那个时候,父母都自顾不暇。根本没有精力来管我们。更不用说要教育我们努力学习,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但是生活却告诉我:要想活下去,而且要活得精彩,就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所以,当我第一次学习写日记的时候,就在日记本的扉页上,写下了我自己“擅自篡改”的《国际歌》歌词: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幸福,

全靠自己!

一个初中一年级(或者是小学六年级)的懵懂少年,能够有这样深刻的人生认识,即使是放到现在,也同样难能可贵。但是,这既不是父母说的,也不是老师教的,而是生活告诉我的。是一个有严重生存危机的少年,从内心迸发出的人生动力。

莆田系的詹国团,年仅15岁的时候,父亲得了重病,因为无钱医治而离世。我想他的内心状态,一定也是这样的。他在悲愤欲绝的同时,也获得了上帝给打开另外一扇门:这就是人生的澎湃动力。就是能够让他在今后的艰难曲折的人生历程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艰难曲折,都会百折不挠的动力。尤其是在获得了战略方向和掌握了规律之后,更是如鱼得水,他的成功,也就成了一个必然的结果。

商业嗅觉从哪里来?

二、少点条条框框

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就是读书读得太多的人,尤其是读书读得很“迂”的人,很难有大的成就,尤其是很难有独创性的发明创造。反而是那些读书读得不是很多,或者说读书读得很活的人,成就很大。尤其是在需要原创性思维的领域,那种死读书的迂夫子,是基本上不太可能有什么作为的。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对于书本有一种崇拜,有时甚至可以叫做“书本拜物教”(比较接近的一个词,就叫“金钱拜物教”)。认为:只要是书,就是好东西,只要是读书,就一定会有收获,只要是读书人,就一定是有出息的人。其实,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是一种对书本和读书非常肤浅的认识。是受长期的对于书本和读书的片面性宣传所误导的受害者。

书本只是一种形式,他所承载的内容,简单地说是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抽象的说叫做知识,更进一步,可以上升为理论(当然,这仅仅是指有价值的书而言,并不包括大量的滥竽充数,甚至误人子弟的书)。前人的东西,有正确的,当然也肯定有错误的,而且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肯定会越来越陈旧,迟早会被时代所淘汰,这是必然的,毋庸置疑的。所以书本也好,读书也罢,是一定要带着自己的思考,才会有正确的收获的。如果带着那种盲目的“书本拜物教”去读书,说一句极端一点的话,不仅不会学有所成,反而会贻害终身。那些读书读傻了的“傻博士”,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请博士们原谅我,我这里并不是泛指,而仅仅是特指,千万不要自己对号入座)

商业嗅觉从哪里来?

我曾经多次谈到过中西方教育在理念上的根本不同,一个就是“相信”:相信老师、相信专家、相信书本;而另一个则是“怀疑”:怀疑老师、怀疑书本、怀疑权威。在这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念和体制下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之间的差别也是有目共睹的。只会考试得高分的“学霸”,与充满自由不羁的个性,能够发明创造,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人,孰优孰劣一目了然,社会贡献立见高下。在这个意义上说,书本与理论,是有正反两方面作用的。基础的理论体系,当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把理论上的那些条条框框,尤其是已经被时代抛弃的陈旧的东西,变成了约束自己的牢笼和枷锁,那就是典型的得不偿失。与其这样读书,有时甚至还不如不如不读。

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不管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评价,但我认定一点,他是一个大智大慧的人,否则就不能够成就他的人生大业。仅就他的读书和实践而言,他的学历就很低,仅仅就是一个中级师范学校的毕业生。但是他的读书领域和读书方法,却不是这些硕士博士们所能及的。上下五千年,文史哲法理…… 无所没有涉猎。在他几十年的革命实践中,却从来不拘泥于书本,更不受那些条条框框所约束。

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例,就是他与共产国际派来的代表王明之间的观念冲突和实践斗争,王明是典型的海归,又是共产国际的代表,代表着当时的政治正确,而且又有一整套的理论,但毛泽东发现他的这套理论在中国根本行不通,而且在实践中也是屡战屡败。所以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毛泽东顶着巨大的压力,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和“打胜仗”这样的成果,来证明了:“再经典的理论,也必须要同当地的实践相结合,才能够取得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胜利”这样一条经典的颠扑不破的真理。照搬早抄所谓经典理论,是一定要吃大苦头的。

商业嗅觉从哪里来?

中国的司法考试,与高校的博士生考试,是两种不同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考试。前者侧重于实践,用法律的知识和理论去解决生活中千奇百怪的各种问题。而后者侧重于理论,它代表着在某一领域理论的深度和高度。这当中有一种现象很有意思,就是有些法学博士生,去参加司法考试,往往还考不过那些法学本科生,甚至考不过那些不具有法学背景的其他领域的考生。我这里并没有贬低法学博士生的意思,我只是觉得:理论固然是重要的,但如果仅仅只有理论。甚至这些理论反而成了枷锁和牢笼,锁住了你想象力和创造力,锁住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这样的理论,或者说这种不能正确使用理论的人,那就真的还是少一点好。

莆田系的詹国团,只有小学文化。他在父亲病逝,悲愤欲绝之后,发愤要改变人生。但是他没有走上我们这个社会所认可的正宗的经典成功之路:考大学,读研究生,念博士,当医生……,而是走上了一条“野路子”。关于这条野路子的是非功过,这里暂且不去评论。但是实践证明,他成功了,而且是巨大的成功。我仅仅想借助于这个样本,让大家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读书学习知识,掌握理论,是用来指导我们的实践的,是希望我们能够少走弯路,能够站在前人的肩上,达到新的高度。如果这样的理论,或者说这些运用理论的人,反而把自己拴死了,或者说困住了,那我们还应该这样去读书,这样去用这些条条框框来把自己关在这个笼子里吗?

除了上述这些原因之外,我认为,一个人的天赋基因,思维模式,人生机遇,乃至一个人的运气,都至关重要。但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展开,留待今后有机会再说吧。

——周跃立

喜欢 (0) or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您的回复是我们的动力!

  • 昵称 (必填)
  •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友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