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票据网介绍:承兑汇票贴现、票据资讯、票据知识、票据利率、背书、风险预警等问题

票据“非标转标”破局——标准化票据

每日一贴 齐文越 普兰金服 评论

一、标准化票据产生背景 自8月16日上海票据交易所发布 《关于申报创设2019年第1期标准化票据的公告》以来,标准化票据便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目前票交所已成功创设了四期标准化票据,累计创设金额13.80亿元。就创设目的而言,前三期主要是为加大对中小金融

一、标准化票据产生背景

自8月16日上海票据交易所发布 《关于申报创设2019年第1期标准化票据的公告》以来,标准化票据便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目前票交所已成功创设了四期标准化票据,累计创设金额13.80亿元。就创设目的而言,前三期主要是为加大对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支持,第四期转变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4期标准化票据有关要素如下图所示:

​票据“非标转标”破局——标准化票据

二、什么是标准化票据?

根据票交所公告的定义:“标准化票据是指由存托机构归集承兑人等核心信用要素相似、期限相近的票据,组建基础资产池,进行现金流重组后,以入池票据的兑付现金流为偿付支持而创设的面向银行间市场的等分化、可交易的受益凭证。存托机构由上海票据交易所担任;标准化票据在上清所登记托管,在票交所或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

​票据“非标转标”破局——标准化票据

三、标准化票据特点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标准化票据有以下几点特征:

1、标准化票据≠标准化的票据

2018年发布的资管新规明确规定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应同时符合的条件有:“(1)等分化、可交易;(2)信息披露充分;(3)集中登记,独立托管;(4)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5)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市场等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资管新规的认定条件中,票据资产除“等分化”条件不满足外,其他条件无实质性障碍。市场普遍认为票据成为标准化资产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等分化,但根据票交所定义,标准化票据的等分化特指以入池票据的兑付现金流为偿付支持而创设的受益凭证的等分化,标准化产品是采用资产证券化的思路设立的以票据为基础资产的集合产品,被列为标准化的只是这个受益凭证而并非票据资产本身,因此标准化票据不是真正意义上标准化的票据。

2、标准化票据≠票据ABS

标准化票据虽然类似于ABS,但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ABS。ABS产品最核心的特点是可以通过将票据资产转让给SPV实现破产隔离,ABS是将缺乏即期流动性但预期未来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在当下通过资产组合转变为可以融资的证券,能否实现对原始权益人基础资产的隔离就变得尤为关键。而标准化票据的委托机构票交所仅承担托管的角色,并不承担标准化票据资产的兑付责任和担保责任,交易结构中的类SPV票据池并没有起到破产隔离的作用。

3、标准化票据在上清所登记托管,存托机构和创设机构由票交所担任

标准化票据由上清所进行托管,资产的流动性变强,更有利于银行间交易,同时也有意淡化底层资产的票据属性,类似于资产证券化。标准化票据的存托机构和创设机构统一为票交所,满足了“为标准化票据提供基础资产管理、产品创设、标准化票据交易、清算结算、信息等服务”的要求,标准化票据创设流程如下图所示:

​票据“非标转标”破局——标准化票据

4、票据市场或银行间债券市场流通

目前市场对于票交所是否属于标准化交易场所尚存在争议,票交所虽不在国务院设立的8家交易所名单内,但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交易平台,若依照标准化场所进行定位,无法确定在票交所流通的标准化票据产品是否具备标准化的属性。第二期标准化票据产品开始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流通为受益凭证的标准化属性奠定了基础。此外,标准化票据明确在票据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满足“流动性机制完善”的需求,往后在票据市场和银行间市场的非银机构皆可参与标准化票据的投资。

四、标准化票据与票据的对比

1、贸易背景

根据央行下发的《关于规范和促进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的通知》(银发[2016]224号):“企业申请电票贴现的,无需向金融机构提供合同、发票等资料”。尽管央行在电票贴现环节不再要求审查合同发票,然而银保监会有关文件仍然要求银行对直贴环节的贸易背景进行审核。从票交所发布公告的程序上看,未贴现的票据直接入池转为标准化票据,并不存在贸易背景审查的环节,无疑降低了企业进行票据融资的难度。

2、是否纳入贷款统计口径

按照央行施行的《贷款通则》中“第九条 票据贴现,系指贷款人以购买借款人未到期商业票据的方式发放的贷款”的制度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将票据贴现作为贷款的一个种类,在各金融机构的业务状况表中,票据贴现作为贷款的一个子科目,其余额并入各项贷款余额。2018年11月,一行两会和外管局联合发布的《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产品统计模板》首次将票据纳入债务凭证进行统计,虽然票据是否属于信贷资产仍然存在一定争议,但实务中已贴现票据是纳入贷款统计口径的。从标准化产品交易结构来看,持票人将票据直接入池转化为标准化票据,从而在票据市场或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替代了银行贴现的环节,银行购买标准化票据无需计入信贷规模。

3、票据评级

目前商业银行以及第三方评级机构对票据的评级指标和体系鲜有研究,票据评级理念和体系仍未形成,当前对票据的评级主要参照商业银行内部信贷评级体系。如果对票据资产进行信用评级,需要考虑承兑行和贴现行两个主体的信用情况,对承兑行和贴现行进行两两组合评估,总的组合数量极大难以对每个组合进行评估。票据评级作为票据市场生存的基础条件,对票据市场的快速发展起关键作用,只做粗略的评级难以把控票据的信用风险,根据票交所发布标准化票据公告,标准化票据期限相近、信用要素相近,仅对已发行的标准化票据进行评级,数量可以得到极大压缩,便于未来票据标准化产品的推进。

五、标准化票据未来趋势

1、纾困中小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问题

同业业务的收缩、资管新规的落地以及《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的发布,导致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匹配压力开始凸显。前三期标准化产品创设的初衷主要是为加大对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支持,改善中小金融机构目前的流动性困境,首期标准化产品的基础资产就瞄准了陷入流动性困境的锦州银行承兑的已贴现票据,在申报资产筛选这一项中规定,若所有申报机构提交的基础资产票面总额超过5亿元人民币,存托机构将优先选择中小金融机构持票人。

2、商票有望纳入标准化范畴

第四期标准化票据将银行承兑的未贴现票据纳入作为基础资产,随着产品被市场的逐渐认可,商票也有望纳入标准化范畴。由于商票本身流通性较弱,商票市场交易不活跃,企业持有的商票融资难度也随之加大,因此将商票转为标准化化票据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后续顺利将商票纳入标准化票据,或将激发核心企业签发商票的积极性,也有利于盘活企业持有的商票,进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也助推标准化票据的发展。

3、发展空间广阔,市场投资主体将扩容

根据票交所《2019年第三季度票据市场运行情况》披露,2019年前三季度,商业汇票承兑发生额为15.01万亿元,同比增长14.41%;承兑未到期金额为12.4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63%,票据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票据交易市场的参与者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少部分接入了票交所的非银金融机构为主,从票交所公告:“标准化票据在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登记托管,在票据市场或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来看,票据资产的投资者范围将大幅扩大,不仅银行、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可参与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大量的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非银机构也可以投资标准化票据资产,票据市场的深度与广度将进一步扩展。

喜欢 (1) or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您的回复是我们的动力!

  • 昵称 (必填)
  •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友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