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票据网介绍:承兑汇票贴现、票据资讯、票据知识、票据利率、背书、风险预警等问题

潘保春:禁止企业开具商票

最新资讯 票风笔记 评论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潘保春提交的是《关于全面禁止企业开具商业承兑汇票的建议》,主要观点为:

调查发现,商业承兑汇票作为变相的“白条”,一度成为祸害中小企业的祸根,直接影响收票企业的资金链。事实上,不仅是中小企业,很多规模以上企业同样深受其害,因为“承兑汇票”致使大量企业的款项打了水漂,很多企业的危机不是疫情,而是被大企业长期严重拖欠货款。

我国商业承兑汇票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在发展初期,商票对促进企业发展起到了显著成效,有效的补充了社会整体现金不足的矛盾,为企业交易带来便利。但后续由于监管不足、不规范、造假等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变相拖欠货款,甚至是大企业“欺负”上下游产业链的工具。此外,还有很多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到期不能兑付,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而且越是大企业产生的危害越大,成为金融领域和产业链上的定时炸弹。

国家层面也充分认识到商业汇票的风险和监管问题。除了国务院发布《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以外,央行为加强商业汇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市场化约束机制,保障持票人合法权益,于2021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范商业承兑汇票信息披露的公告〔2020〕第19号》,明确金融机构办理贴现等票据业务前的信息核对、核实要求,企业作为承兑人信息披露及时准确、信用良好的,鼓励金融机构优先为其办理票据业务,以加强对承兑人信息披露的引导和激励。但是很明显,仅仅依靠信息披露解决汇票信用体系建设问题,只能是不切实际的理想。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把企业信用纳入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商票的开具,本身存在着巨大的兑付风险,是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难点,更是推进依法治国,保证上下游企业经营权利的障碍。而且商票作为企业融资工具,其贴现成本无形中转嫁为企业的融资成本,这与减轻企业融资成本的政策号召也是背道而驰。

综合以上,如今我国金融领域已经比较发达,各类金融工具比较齐全,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更有信用保障的方式实现融资需求。因此,我建议全面禁止企业开具商业承兑汇票。在依法治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可以通过银行承兑汇票及其他金融工具实现更加健康的融资需求,在保障各类企业经营权益的同时,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和依法治企的深度发展。

喜欢 (0) or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您的回复是我们的动力!

  • 昵称 (必填)
  •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友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