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票据网介绍:承兑汇票贴现、票据资讯、票据知识、票据利率、背书、风险预警等问题

聊聊承兑汇票那点事

每日一贴 哲说 西金小报 评论

为什么要聊承兑汇票?这话题其实源起春节期间与家中长辈的一次酒席闲谈。 近日想起,觉得不如写出来,跟大伙儿捋一捋,或许更清楚。 先聊聊家中这位长辈吧。他是名优秀的企业家,是我敬佩的人。作为曾经某国营单位最年轻的总工程师,青年创业,历练打拼,一步

为什么要聊承兑汇票?这话题其实源起春节期间与家中长辈的一次酒席闲谈。

近日想起,觉得不如写出来,跟大伙儿捋一捋,或许更清楚。

承兑汇票

先聊聊家中这位长辈吧。他是名优秀的企业家,是我敬佩的人。作为曾经某国营单位最年轻的总工程师,青年创业,历练打拼,一步步成为有自主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董事长,其研发制造的产品业绩和口碑都很出色。虽然早已挂牌上市,但对金融却依然保持着谨慎和距离。自然地,对于承兑汇票这种古老传统的存在,也并没有什么好感。

我想,作为多年奋斗在实业领域的创业者,这种观念和态度是有代表性的,必然有其成因。

自从多个世纪之前,西方的商人和银行家发明了承兑汇票雏形以来,这类票据就不断发展,作为广泛应用的基础性金融票据活跃在各类商业交易中。简单来说,就是用一种信用凭证代替货款,以便能够延期支付现金,这期限可以是几个月,也可以是半年。再详细点,就分为企业自行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以及通过银行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当然,正如大家心中所想,银行承兑汇票更安全,但也有较高门槛。

基本了解之后,就可以列举一个很直接的困境。如果下游客户企业只愿签发承兑汇票,否则不拿货,同时上游供给企业不收承兑汇票,只能支付现金,否则不供货。作为中游的制造企业,是不是会很憋屈?

这不应该算是个极端的例子,当一家民营制造企业面对着背景殷实的国央企或者政府事业单位这样的大客户,同时又面对着高通之类的境外芯片垄断供给商,这样的情境,难道不是合理且普遍地存在着吗?更有甚者,会在半年账期后,再以承兑汇票的方式支付,加倍了现金结算期限。

那么,该如何突破此类困境?常用的方式是贴现,或者背书转让

贴现要以贴现率折现,少拿钱自然不划算,除非现金告急。贴现率根据实际情况会有不同,大银行比小银行贴现率低,大概4%左右,但客户门槛高。想想看,4%的贴现率啊,银行理财年化利率才多少?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率则比银行承兑汇票还要高。有实力的企业,也会采取要求对方补偿贴现损失的方法。至于背书转让,则是作为支付手段转移给其他应付单位,就看对方收不收了。

聊到这里,或心生疑问,既然这么麻烦,为何要存在这样的票据?究竟是便利,还是徒增了烦恼?金融确实是个贪婪的行业,但金融工具往往却是依实际需求,解决实际问题而生。

从人类远古的物物交换,到货币媒介出现,再到延期支付、异地支付,信用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代商业的业务往来,由于交易流程、生产周期、物流等原因,即时全款支付几乎是很难做到的,即便是我们个人交易,也有支付宝这样的平台服务,通过延期确认保证信用。那么,比起等待并担心着对方的履约,拿着承兑汇票这样的可转让可变现信用凭证,当然会安心许多,毕竟也是在会计科目中作为资产项的应收票据记录的。

信用满足的,不仅是商贸往来的便利,也是人类的贪婪。对方签发票据拖延账期,并非都是因为现金不够或者紧张。换句话说,即使没有承兑汇票这样的存在,有钱也不会给。对现金的占用,不管是利息收入还是流动性,对企业自身都是有利的。只愿收客户现金,只愿给供货商承兑汇票,才是我们人类最赤裸的内心吧。好在,信用凭证的往来已成为常态。

至于那个困境,只能靠协商解决,做好财务控制,约定承兑和现金结算比例,尽可能争取自己的最大化利益。况且,这只是民企经营过程中需要面对的诸多艰难日常之一,创业维艰,经营不易。

银行不断推陈出新,纸质承兑也已变为电子承兑,不管怎样,这种形式是不会消失的。

书本上所说,“推动国内外贸易和金融业发展”之类的措辞言语,关我们屁事。

有票总还是比没票好。

喜欢 (5) or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您的回复是我们的动力!

  • 昵称 (必填)
  •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友最新评论